您的位置:萧山网 > 首届萧山人大会 > 新闻快递 > 正文

“商界木兰”传奇

更新时间:2017年11月15日 15:42    内容来源:   

  记者:余文武

“商界木兰”传奇

  莉比父亲的娃哈哈年长6岁,见证了它的成长,也享受它所带来的富足生活。1996年,她才14岁,就被父亲送到美国求学,2004年毕业于佩代因大学国际商务专业。在公众眼里,她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富家公主,“创二代”“富二代”似乎成了她的固有标签。而从小就很有个性也很要强的她,并不太喜欢这类标签。她曾坦言:“我从不否认父亲给予我的帮助,但我要凭借自己的实力,走属于自己的路。”回国头两年,尽管传统的为人处世方式曾让她难以适应,尽管她的西方化思维,率性直接、追求完美的性格,以及崇尚制度和效率的管理风格,并未让她如鱼得水,父亲也经常说她“不接地气”。但经过10多年的打磨,这位25岁就当总裁的“80后”,以另辟蹊径的方式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将萧山的宏胜集团打造成年营业收入超百亿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制造业企业500强,为食品饮料行业全产业链生产制造立起了“中国标杆”。今年2 月6 日,宗馥莉荣登2017年福布斯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第13 位。十年耕耘,十年成长。如今,日益成熟精干的宗馥莉,正逐渐走出父亲的庇护独闯江湖,演绎着从“80 后”海归到“商界木兰”的传奇故事。

  打造一个全新饮料帝国

  2005 年春,浑身透着十足洋气的宗馥莉,上任位于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娃娃哈集团二号基地副主任。两年后,宏胜集团以基地为大本营盛装亮相,宗馥莉执掌帅印。

  这两年,要说长却很短。这是宗馥莉迈出了从海归女到集团掌门人的关键一步,也是她肩负传统企业升级、民族品牌振兴重任负重前行的开始。她说,她天天都在追着时间跑。

  父亲对娃哈哈的运作以销售渠道体系见长,而她更注重品牌的科技含量,而非复制娃哈哈的原有模式。执掌宏胜之初,外界眼里她一直是在做OEM 代工。事实上,她在接收包括娃哈哈在内的国内外OEM 订单时,不仅深度了解中国饮料市场需求,加快熟悉欧美市场的文化、法规和销售渠道,同时也为加快品牌建设、打造全产业饮料生产链悄然布局。

  从 2007 年至 2010 年,宗馥莉大刀阔斧进行资源整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宏胜集团为基础,先后成立松源机械制造、松裕印刷包装、恒枫食品科技等

  4 家新兴企业,从专业制瓶、制盖、模具制造及食品饮料设备制造,到饮料包装标签印刷,再到香精香料提炼加工,一个个连接全产业饮料生产链条的重要节点呈现爆发式增长。

  不仅是量级的突破,更是质的飞跃和提升。松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3 年,就率先完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2011 年,依靠自主研发, 实现PET瓶和瓶盖等饮料包装模具的国产化,一举改变此前必须高价采购进口模具的局面,成功打破国外食品企业对核心技术和设备的垄断。次年,产值突破4亿元。

  斥资3500 万美元成立松裕印刷包装有限公司,从意大利引进世界一流的标签印刷生产线及印后处理生产线,加大开发应环保节能型材料、数字印刷和智能包装技术,不仅使产品包装更加新颖时尚,而且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绿色环保、安全可靠、成本低等多重效益。恒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经过3 年的深耕细作,实现年生产香精、香料达万吨,成为亚洲生产能力最强的液态香精香料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盛销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饮料、乳制品、烘焙、糖果等多类食品生产加工。

  2010 年,成立娃哈哈进出口公司并任总经理后,带领一批年轻的80 后、90 后迈步国际化进程,承担起整合娃哈哈及宏胜集团所有进出口及海外业务的重任。通过改变传统单线资源供应模式、纵向延供应链条、布局贸易口岸等务实举措,强化原料及设备的全球采购和国际供应链管理,进出口年营收一度超过30 亿元。

  仅用不到8 年,宗馥莉就围绕饮料生产主业,向上延伸到原材料供应、包材供应、加工设备制造,向下拓展至对外贸易,成功打造出一条集饮料生产、机械制造、产品包装、食品添加剂加工、进出口等产业于一体的全产业饮料生产链条。

  让世界爱上“中国风”

  按说,出国求学8 年,很多年轻人会对西餐日渐适应并近乎迷恋。而宗馥莉是个特例,只要有条件,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吃中餐。她说,从小就喜欢这个味道,而且渗到骨子里了。

  除此之外,她骨子里还有一种味道,那就是中国饮料的味道。这不仅因为她小时候喝着娃哈哈长大,还缘于多年海外求学经历让她看到,中国食源文化博大精深,却在国际舞台上少有品牌将其应用于产品研发。研究开发中国传统健康食源风味,成了宗馥莉的一大夙愿。

  从2011 年开始,宗馥莉突破娃娃哈以往主要做国外华人生意的做法,下大力开拓欧美主流销售渠道,专门成立以健康配料研究所、感官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乳化/粉末研究所、植物提取研究所、热反应研究所以及市场企划所为主轴的研发中心,专注于探索挖掘枸杞、红枣、茶等中国丰富的特色资源植物,开发中国特色食源和蒸煮等传统工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美味和原汁原味的“新概念”产品。

  为了让“中国风”饮料更适合外国人口味,她多次带队参加美国、英国、西班牙、南非等国家级和世界级食品饮料展,定期前往各国大使馆、领事馆、商业组织和行 业协会等机构,介绍中国饮料产品和企业文化,深入当地超市买场收集上百种食品饮料样品作研发参考。与中国食品科学学会联合在全国6 所高校,举办以“中国味、为中国”为主题的饮料配方设计大赛,到浙大组建欧美留学生感官评估团,邀请国外超市买手做饮料口味评价。

  2014 年,一款标签上印有醒目中国印,包括纯茶、果茶和有机茶等多种口味的中国茶饮出口海外,成为宏胜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第一个载体。

  “从上百种果蔬中任选3 至5 种尽情搭配,零添加刘,产品保质期只有 7 天”,这

  种看似有些不容易实现的个性化定制饮品,在2016 年下半年变成了现实。这是一款以宗馥莉的英文名KellyOne 命名,全国第一家主打“个性、定制、新鲜”的健康果蔬汁饮料。通过移动网购物平台,印度阿方索芒果、新西兰黄金猕猴桃、台湾莲雾、哥斯达黎加菠萝、新疆哈密瓜、智利蓝莓、美国黑加仑等瓜果就会汇聚到一起,为消费者送上个性化健康享受。与娃哈哈饮品不一样,KellyOne 则是通过互联网渠道接受订单、提供销售服务、进行社交分享。尽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在宗馥莉看来,“最吸引我的是:经历从零起步的整个过程,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模式。其意义不在于市场利润,而是能逐步突破传统快消行业重售卖轻体验的固有局限,实现全新的消费方式升级。”很显然,她不仅仅想当了解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的实践者,更想要成为引领这种需求的和口味的领路者。

   以人才赢得行业话语权

  有话语权,才有生存权。面对残酷的饮料市场,宗馥莉从未放松对人才高地的占领。前些年,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她更加强烈地意识到,这既有从业者的无知与道德缺失,也有监管法规的空白与不足,但更有食品安全与营养专业人才的缺乏。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增强,但国内食品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国际影响力,却没有跟上国力上升的步伐,人才、科研方面都缺乏亮点。

  走近宏胜,“蒲公英计划”“草莓计划”“榴莲计划”等诸多人才培计划,既时尚更实用。宗馥莉大力倡导“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坚持人才的可持续成 长与培养,致力为不同成长阶段员工制定360 度培养计划。作为一名食品行业企业的管理者,宗馥莉秉承“不为企业只为行业”的理念,一直在为整个中国食品行业的人才基石踏踏实实做事。2012 年,宏胜集团捐资7000 万元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专门用来培养食品饮料行业的顶尖人才。这些学生从 选拔到教育,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对食品领域的兴趣,以及对国家的使命感和青年人的担当。2016 年7 月,首届毕业生走出校园时,宗馥莉鼓励大家:“你们学成毕业,可不用进我的企业为我工作,但我希望你们为中国食品行业发光发热, 让中国人掌握世界食品行业的话语权,让民族品牌成为世界品牌”。

  近两年,随着集团走国际化路线、打造国际品牌进程的逐步深入,宗馥莉把人才的国际化也看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注重招聘与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双语人才和留学归国人才。目前,一大批“80 后”“85 后”双语人才和海归人才齐聚宏胜,并成长集团高级管理人员,承担集团的生产和经营管理重任,创造了宏胜集团乃至食品行业的纪录。“成为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公司。”正是多年在人才领域的深耕细作,成就了宏胜日益壮大的人才方阵,催生30 项发明专利和56 项实用新型专利、7 项省级科技成果,参与两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如今,宗馥莉带领宏胜不仅将旗下的产品从国内推向欧美、非洲、南美等地区,而且也在参与饮料行业标准制定、新技术新工艺研发等领域赢得了话语权。



作者:  编辑:唐超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