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萧山 融合中注入新活力

更新时间:2016年8月29日 17:4    内容来源:   

  服务业是城市中心的重要产业。植根于强大的经济基础,萧山服务业发展速度惊人。2016年上半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70.43亿元(不含大江东),同比增长12.4%,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35%,高于去年同期3.6个百分点。

  拥有41家上市企业,信息港小镇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湘湖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民营快递“三巨头”顺丰、圆通和申通齐聚空港,传化“公路港”物流模式成功申报“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万科、恒大、绿地、保利等一批国内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进驻萧山。

  服务业与产业经济的融合联动,激发了萧山经济的新活力,已然成为全区经济的“稳定器”和“加速器”。

  扎根本土 服务业发展迅猛

  在电商的冲击下,线下实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但萧山商业城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商品成交额134.7亿元,成交额再创历史新高。

  像商业城这样的百亿市场,萧山还有不少。浙江轻纺原料博览城、新世纪市场园区、浙江世纪汽车市场、新农都物流,年成交额都已超过百亿元。

  在萧山服务业整体快速发展的同时,萧山本土服务业无疑是最大受益者。杭州娃哈哈宏盛食品饮料营销有限公司纳税 4.73 亿元,成为萧山第二纳税大户。杭州萧山润华大润发超市有限公司实现销售额 6.76 亿元,较上年增长20%以上。此外,杭州天域·开元文化主题酒店开门迎客,开元·森泊度假村、万向·逍遥庄园、极地海洋公园扩建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在物流业方面,除了全国民营快递“三巨头”顺丰、圆通和申通齐聚空港,传化的“公路港”物流模式已成功申报“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

  服务业插上资本与信息的翅膀

  作为省委、省政府建设钱塘江金融港湾的重要组成部分,湘湖金融小镇按照“基金+基地”的模式,正集聚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逐步打响特色品牌,其差异化发展金融产业之路,不仅要服务实体经济,更力图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通过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萧山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体系不断完善,集聚发展的效应不断显现,为萧山成为全省服务业强区夯实了基础。

  除了湘湖金融小镇外,萧山服务业在其他新兴领域的创新发展,也不容小觑。

  萧山电子商务的发展亮点不断,目前萧山拥有杭州市最多的跨贸园区,跨境电商产业已呈燎原之势,空港

  园区集合了萧山国际机场、保税物流中心、电子口岸等独一无二的资源,已经启动跨贸电商出口业务。不久前,国内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深圳通拓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入驻萧山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计划在萧山设立东南总部,结合长三角区域产业经济,拓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为萧山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新活力。

  此外,萧山区信息港小镇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成为萧山第一个省级特色小镇,微医集

  团(挂号网)抓住诊疗链上移动互联网的机遇,积极促成中国医疗体系的弯道超车,传化集团加速线下公路港网络布局的同时,努力将萧山建设成为全国公路物流的“信息核心”。

  “一核心两片区” 萧山服务业空间格局

  未来萧山服务业,将按照进一步完善“中部繁华都会区、东部产业集聚区、南部生态经济区”的规划布局,在充分考虑未来建设框架,发挥各镇街资源特色的基础上,优化形成“一核心两片区”服务业发展总体布局。

  “一核心”即萧山城区服务业核心区,以钱江世纪城为重点,加速湘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萧山科技城建设,加快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区提升建设、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北区块“退二进三”,强化服务业承载能力,提升萧山城区对全区服务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钱江世纪城以G20国际峰会、亚运会举办为契机,推进休闲体育博览和金融商贸两大区域建设,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湘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5A级景区为目标,打造国际化休闲新城。萧山科技城立足工业“排头兵”的特点,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错位发展,努力成为萧山创新驱动主平台。新老城区结合地铁线路与站点的延伸,整合强化行政商务功能,吸引教育、养老等优势资源,倡导品质生活。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北区块以信息港小镇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成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两片区”即萧山城区以东的临空经济区和萧山城区以南的浦阳江生态经济区,两大片区明确自身定位,推进服务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临空经济区将发挥萧山国际机场的综合交通优势,以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契机,依托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空港园区等重要载体,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智慧航空都市区。同时结合瓜沥小城市建设,完善生态居住、现代商贸、健康休闲、文体娱乐等多元化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促进人口集聚。

  浦阳江生态经济区则大力实施旅游南进发展规划,以临浦中心镇建设为核心,以浦阳江综合治理为重点,挖掘山地和江景资源,潜心营造生态环境,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民宿经济、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以生态型和郊野型绿道建设为载体,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南部全域生态旅游体系。



作者:  编辑:姚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