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G20峰会召开之年,盛世逢峰会,举世瞩目,意义重大。借G20峰会之势,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昂首迈向国际化城区,百万萧山人责任在肩、使命光荣。当前,我区正在开展“迎峰会、优环境”城市环境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推进28项环境整治工作,打造迎峰会最优环境。城市环境整治提升,需要每一位市民自觉践行、积极参与,共同建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城市。

您的位置:萧山网 > 环境整治在行动 > 最新动态 > 正文

拆违植绿 扮靓机场“第一窗口”

更新时间:2016年5月24日 8:16    内容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如果说,萧山国际机场是G20峰会期间展现杭州形象的“第一窗口”,那么机场围网线外可视范围内,即是打开窗户后的第一道风景。为扮靓“第一窗口”,今年以来,我区对机场围网沿线各类违法建筑开展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完成102处、6.3万平方米违法建筑拆除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新复耕的田地,一条4公里长的绿化景观带。不久之后,这里将焕发浓浓绿意。

  以拆违为突破口 改善整体环境

  南阳街道雷山村、南翔村、赭东村、红山村,是此次整治工作的重点区域。该区域存在的违法建筑,大多为机场二期征迁的一些小作坊、小企业拆迁后临时搭建的钢棚和简易活动房,以及征迁后历史遗留的简易厂房。

  南翔村,隔一道围网线,就是萧山国际机场。在候机楼里,可以远眺南翔村的乡村风光。然而,就在不久前,南翔村紧邻围网线一带,分布着不少违法建筑。“既有违建出租房,又有石材加工等简易厂房,还有生猪养殖场关停后遗留的养猪棚,环境卫生状况一团糟。”南翔村一位村干部说。

  “脏乱差”的环境面貌,使机场周边整体环境大打折扣。今年3月以来,我区推进机场围网沿线集中拆违,以拆违为突破口,全面改善环境面貌。4月初,围网沿线重点违建强拆工作启动,包括7处彩钢房(棚)、1.86万平方米违建顺利拆除,有力突破了整治难点。拆违工作所涉及的行政村积极响应号召,仅南翔村就拆除违法建筑、彩钢房(棚)2万多平方米。4月底,拆违工作全面完成,攻破了环境整治最大难题。

  复耕复绿 打造绿色景观带

  由红十五线转入南翔村和红山村的村道,沿机场围网线,原先密集分布杂乱的简易厂房、彩钢房(棚)等违法建筑不见了踪影,残留的建筑垃圾正在加紧清理。而拆后清理出来的土地,不少已覆上了“新泥”,抽出了绿色的小苗。紧邻机场围网线,一条绿化景观带已基本成形,一排排香樟树、桂花树,绿意葱茏。

  这一番情景,与曾经“脏乱差”的面貌已有天壤之别。

  为全面提升机场周边整体环境,我区严格按照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对拆后土地统一进行复绿改造。4月中旬起,投资200万元在机场围网沿线建立宽16米、长4公里的绿化景观带,目前已基本完成种植工作。其余土地,则按照“宜耕则耕、宜绿则绿”的原则,加快复耕复绿,力争5月底前全面完成。

  以拆违工作为契机,沿线镇街、行政村还掀起又一轮环境整治热潮。



作者:首席记者 周喆 通讯员 伍银银  编辑:臧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