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第八届全国网络媒体萧山行 > 幸福萧山 > 正文

水美 河净岸秀百姓乐

更新时间:2016年10月11日 16:4    内容来源:   

水美 河净岸秀百姓乐  

在河边散步的市民

水美 河净岸秀百姓乐

  钱塘江(七甲闸至五堡闸段)海塘加固及船闸工程一期项目

  本版摄影 记者 唐柯

  本版撰稿 记者 龚洁

  幸福

  萧山

  街头的印象

  万顷碧波馈子孙,铁腕治水须今朝。“五水共治”作为省委、省政府顺应百姓期待和民心民意作出的一项决策部署,事关民生福祉,事关长远发展。对萧山而言,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关系到萧山在未来发展中能否拥有新的引擎,在未来竞争中能否获得新的优势,在前进的路途上能否取得新的成就。通过“五水共治”,萧山的河道变净了,河岸变美了,村民也成了一个个护河“代言人”。

  A

  记忆中的河道

  回来了

  异乡回来的赵建国站在后解放河的桥上,心中是满满的感慨。“感觉回到了过去。”他动情地说,你看,水质清澈碧绿,与河道两岸的绿化相互映衬,往水里望,透明度也挺高,特别是河道边内侧的砌石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

  这样的改变,是赵建国一直期盼的。

  从小,生活在钱江世纪城,可以说是后解放河的水养育了赵建国。他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父亲带着他去河里游泳,那时候,水很清,游泳的人也很多,大家在水里一起嬉戏,笑得很放肆。渐渐地,长大了一些,赵建国已经不需要旧轮胎,也不需要父亲的保护,跟着小伙伴就能在水里玩一下午,傍晚回家的时候,还能带回一小筐的螺蛳。

  再长大,赵建国对河水的记忆反而不像小时候那样清晰了,河水开始发黑,五颜六色的垃圾让河道变得那么刺眼。也许从那时开始,他不再亲近河道,有时候母亲去河里洗个拖把,他还嫌脏。

  再过后,赵建国因为工作需要去了异乡,家乡的这条河已经归入了记忆的角落。只是从去年起,母亲打电话来,每每都会提起,五水共治,河道疏浚了,早就不是原来脏乱的模样。

  “确实没想到,经过整治,河水变得那么干净,河岸变得那么美。”赵建国说,两年没回家,没想到变化那么大,这样的河道配上钱江世纪城的城市新貌,有十足的国际范儿。

  后解放河,作为钱江世纪城的重要河道之一,为了迎接峰会的到来,以高标准进行了整治。河水之所以能够脱胎换骨,因为用上了“新式武器”:在钱江枢纽闸站采用了类似自来水厂的处理方式,新建的节制闸则保证泥沙不会流到内河。通过节制闸的拦蓄沉淀净化作用,使原本浑浊的水变得清澈。利用新建水闸控制河道水位,加强水体流动,同时对小区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控制污染源进入河网。

  赵建国还特意去打听了一番,现在,钱江世纪城的部分水质主要指标已达到三类水标准,透明度最高达到1.8米,实现了河道水体有序流动和水质提升。“如果允许的话,真想跃入水中,尽情地游一番。”他呵呵地笑着。

  在钱江世纪城,不仅是后解放河,在七甲河奥体区域也是一番美景:清清的河道映入眼帘,周围是一片接着一片的草坪,还有一排排生机盎然的树和一朵朵竞相盛开的花。天空的蓝,河水的净,树木的绿,鲜花的靓构成一幅城市中的生态美景画,伫立其中,让人流连忘返。

  B

  16年如一日的“民间河长”

  68岁的姚兴福是一名退休村干部,大家都喜欢叫他“老姚”。

  从1999年开始,姚兴福便投身益农镇的河道保洁工作。在河道保洁行动中,他自制长度适宜的竹竿网兜开展打捞,根据河道分布,统筹清运工作,并且向其他人请教,如何更好地清理河道。老姚不仅自己带头护河,还充分发挥自己作为“老村长”的优势,经常到各村去宣传爱河、护河。

  2013年,益农迎来了一件大事,就是创建国家级卫生镇,各项事务十分繁杂,压在老姚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就在那年,益农朝阳横河来了一支船队,9艘船只在河面排开,来自江苏泰州的船民开始在河面上“定居”,各类生活垃圾、废水直接往河里倒。老姚及时联系了相关部门,并且自己带人上船做工作,劝船民上岸生活,正常开展运输工作。通过打感情牌,老姚成功劝说了船民,他这个热心肠还主动牺牲休息时间帮助船民搬运物品,不仅化解了难题,也得到了船民们的交口称赞。

  今年上半年,有关部门发现有不少人在河道中“放地笼”。这些“地笼”都非常隐蔽,沉入河底,水面上只有一根细绳不容易察觉。但也正是这些地笼将小鱼小虾捕尽,对河道生态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老姚平常工作中就经常劝导放地笼的人,但这次开展大排查才发现问题很严重。根据要求,清障行动开展后对地笼一律没收。部分群众对清障行动不理解,老姚在行动中被人恶语相向,甚至被人推搡。但老姚,依旧有礼有节,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事后老姚被人问是不是感到很委屈,老姚笑笑说,“只要是有利于河道治理的工作,就是我的责任,没有委屈不委屈的,把工作做好就行。”

  这两年,萧山“黑臭河”整治如火如荼,老姚当然扛起了重责。益农镇与绍兴马鞍镇交界处的塘南内河原先处于真空管理状态,被列入“黑臭河”后开展了整治活动。老姚的任务本来是清理河道漂浮垃圾,但他主动带队承担起了拆除河岸居民各类养殖棚的任务。塘南内河两岸分布着数百户人家,各类养殖棚有上百个,鸡、鸭、鹅的粪便直接排到河道,恶臭随处可闻。老姚一户一户登门拜访,除了宣传“五水共治”,还将镇、村两级对塘南内河的整治蓝图向他们表述。同时老姚还想办法抓重点,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带头拆除养殖棚,通过一个月的努力,所有养殖棚都统一清除。如今的塘南内河水清岸洁,受到了群众一致肯定。

  C

  宝贝,我们去河边逛逛

  “宝贝走,咱们逛公园去啦。”傍晚,虽然天气比较热,但杜大妈抱着孙女来到村里新建的滨水公园里散步已经成为半年多来的习惯。作为土生土长的裘江新村人,她亲眼见证了这条“垃圾河”的巨大变迁。“河水变得干净清澈了,时不时能发现鱼虾,更重要的是村里还打造起了漂亮的滨水公园,如今咱们农民的生活品质可一点不比城里人差啊。”杜大妈深有感触。

  3万平方米的协兆湖以前是个垃圾遍地、蚊蝇肆虐、黑水横流、臭气熏天的“黑臭湖”。如今让她变成芳草萋萋、鲜花盛开、绿树环绕、碧水荡漾的新“容颜”,归功于村里开展的“五水共治”工程。

  村里并不富裕,怎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开展这项民生工程?原来,这要感谢在海南省打拼20多年、积累了一定财富的村民王水耀,是他捐资近千万元,完成了村民们多年未竟的心愿。

  说起捐助,还有个“意外小插曲”。当初,省里主要领导率团到海南考察,作为浙江海南商会执行会长的王水耀应邀参加。当听到省领导介绍家乡正在开展以治理环境、改善生态为重点的“五水共治”工程时,多年未归故土的王水耀果断决定:要为村里“五水共治”出把力。

  他根据自己对村里的印象,特意制作了一个2平方米的整治效果图,春节探亲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推开了党支部书记孙关清的门,急迫地商量起“捐助治水”细节来。王水耀的举动让孙关清非常激动,他紧握着“救星”的手说:“在外这么多年还惦记着村里,你是大恩人啊,村民会世代记着你。”王水耀则笑着说:“这是应该的,我永远是裘江新村人,是萧山的儿女。”

  村级滨水公园只是裘江新村“五水共治”工作的一个缩影。村辖区内水系发达,有3条内河和一个药勺状池塘,发达的水系给这个村庄带来了一份灵秀之美。自2014年3月全面开展“五水共治”工作以来,裘江新村前后共投入了1100万元用于河道的拆违、驳坎、清淤、绿化工作,令境内河道面貌大为改观,水质日益好转。

  裘江新村滨水公园位于村入口处,将原本的内河囊括其中。建成后的滨水公园湖水清清,环境优美,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以前,湖面上建有一处农庄,企业污水直排塘河,垃圾满地,蚊蝇乱舞,破旧不堪,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脏乱差成了这里的代名词。如今,经过“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内河已然“变身”成为水上公园,展现出一幅美好的风景图,成了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作者:  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