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第八届全国网络媒体萧山行 > 开放萧山 > 正文

文化萧山 穿越“江湖”八千年

更新时间:2016年10月11日 14:15    内容来源:   

文化萧山 穿越“江湖”八千年 

 跨湖桥文化悠悠八千年。

文化萧山 穿越“江湖”八千年

  钱江涌潮,奔竞不息。

  本版摄影 首席记者 范方斌

  本版撰稿 记者 张婷

  跨湖桥文化,掀开了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人类文明史的崭新篇章,把浙江的文明史整整向前推进了1000年,更有力地证明了,萧山,是浙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跨湖桥文化的孕育下,奔竞不息的萧山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建成了这座钱江南岸的现代化美丽城市、文明城市。

  A

  跨湖桥文化

  厚重历史呈现

  跨湖桥的一叶方舟,缓缓驶出,拉开了萧然大地八千年历史的序幕。

  1990年,湘湖畔的跨湖桥遗址首次发掘出土,一时引发各方关注。

  2002年,出土的独木舟及相关遗址经碳十四测定,距今天8000——7000年,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原来,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萧山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翻开了“浙江文明发祥地”的历史画卷。

  走过8000年的萧山,文化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岁月悠悠。跨湖桥遗址,连同它所代表着的种种文化,忽然一梦,竟然已是千年之久。但终究,它在21世纪的今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作为跨湖桥文化的摇篮,萧山,有义务,同时也有责任,向全世界介绍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瑰宝。

  从对湘湖的保护开发,到在发掘原址建起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再到举办一届又一届的中国国际跨湖桥文化节,萧山在保护跨湖桥文化的进程中,一直迈着自己坚定的步伐。

  闻名于国内外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在跨湖桥遗址上重建而来的专题性博物馆,每年,都有一批又一批四方宾客赶来聆听跨湖桥的故事,据不完全统计,博物馆的年参观人次达到了200万人次左右。今年,恰逢G20峰会在杭州召开,跨湖桥文化将会成为世界关注的瑰宝,为此,博物馆特别在丰富和优化跨湖桥文化专题陈列馆的布展内容和形式上下了大功夫,并致力于打造一批“星级讲解员”,不但要精通多国语言,在举止言谈和礼仪展示方面也要大方得体,力求给外宾留下良好印象。

  跨湖桥文化节,到如今已成功连办六届,这正是身为跨湖桥后人的萧山人追根溯源,将萧山现代文化与远古文明完美结合,向世界展示的一种绝佳方式。传承厚重历史、弘扬草根文化、展现原创魅力,这三大特色,在屡届跨湖桥文化节中,被一直坚持。事实上,历届跨湖桥文化节期间,举办的每项活动,都有一个鲜明的文化主题,都在无形之中与8000年跨湖桥文化交相辉映。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升华,精神文明的不断提升,这座城市才有继续发展的后劲。

  B

  越文化就是萧山人精神风姿

  “君山洞庭隔江水,彭蠡无风波浪起。明窗晓晴图画开,兴入湘湖三百里。浙江两岸山纵横,湘湖碧绕越王城。越王城荒陵谷在,古树落日长烟平。”刘基的一首《题湘湖图》,不仅描写了湘湖的秀美风光,更道出了萧山的古越文化。

  春秋时期,萧山是吴越争霸的古战场,至今还保留着越王勾践、越女西施的大量遗迹。萧山一直注重古越文化的继承和开发,建设了越王城遗址公园,充分挖掘莲华寺、越王山勾践祠等一批人文资源;成立湘湖吴越古文化博物馆,保护和展示一件件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高超智慧的艺术精品。

  顺着历史长河悠然而下,可以发现,浙东唐诗之路也是在萧山扬帆起航。义桥渔浦早在千年前就见证唐朝大诗人孟浩然溯浙西而上之举。同样,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大诗人都曾与渔浦结缘,从南北朝到明清,走在浙东这条诗路上的诗人络绎不绝,留下的诗作更是车载斗量。为继承和研究该文化,萧山专门举办了“从义桥渔浦出发——浙东唐诗之路重要源头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从事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的21位专家学者根据大量史实初步证实:位于湘湖东的义桥镇古渡口渔浦(今位于三江口的民丰村渔浦街),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起点。

  拥有如此深厚的古越文化底蕴,萧山,因勾践“卧薪尝胆”雪国耻而悲壮,因西施范蠡的爱情故事而唯美……一代代先辈展现了萧然风采,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身上解读出独属于这方水土的文化内涵。

  每年农历三月三,“西施故里”临浦镇便会举行盛大的庙会。传说,古越时,西施忍辱负重赴吴完成复国雪耻大业,回归故里不幸溺水身亡,每年农历三月三时,各地的鱼儿都会汇集于此朝拜西施,此事感天动地,当地百姓便在三月三办起庙会,纪念西施;如今,三月三庙会已成为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当地政府给予了百姓极大的支持,给村民们牵线搭桥,让他们充分发挥能动性,自发办庙会。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近年来,萧山一直致力于提升城市软实力,丰富拓展萧山精神,深入挖掘古越文化等一批原生态文化内涵,并通过举办“越王勾践与卧薪尝胆论坛”、“越文化学术研讨会”以及古越文化节等节展活动,深入探讨古越文化与萧山人文精神之关联,向世人展示萧山精神之风姿。

  C

  历史变革,萧山精神发扬光大

  或许是千年流传下来的智谋与勇气,造就了代代萧山人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独特气质,随着时代的演进,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逐步得以释放,每一个时代赋予其不同内涵,但不论何时,她都集中反映了历代萧山人民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和竞争意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是战天斗地的围垦精神。在东片沙地上,萧山人创造了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围垦,从1965年开始,沙地人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江涂围垦,共投入劳力6209万余工,在茫茫江畔围涂,许多人带着挖土盛泥的铁耙、挑泥的泥钩扁担和畚箕,从内地走四五十公里去江涂,住的是临时搭建的草棚,睡的是潮湿的泥地,饮的是咸水,吃的是麦粞饭加霉干菜……最终,围垦向江涂要地,缓解了沙地乃至萧山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拓展了制约沙地乃至萧山经济发展的瓶颈,扩大了沙地经济的发展空间,给萧山经济带来了繁荣,与此同时,还孕育出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崇尚科学、求实创新、万众一心、团结协作的“围垦精神”。

  上世纪八十年代,她是历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还“孕育”了“抢潮头鱼”、“萝卜干制作技艺”、“霉干菜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在代代传承人的传承下熠熠生辉,散发出独特的文化光芒。享誉海内外的萧山特产——“萧山花边”就是沙地时流传至今的绝美手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据不完全统计,挑花边的沙地女人已逾20万,她们用一双巧手,在“忽喇、忽喇”声里,把花样,变成花边,又把花边,变成纸币,再把纸币,变成结结实实的生活。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她成为抢上头班车、抢抓潮头鱼、抢开逆风船、抢进快车道的“四抢精神”。万向和传化两大集团,犹如萧山的两张熠熠生辉的金名片,一个曾经是修车铺,却发展成为机构遍布全世界的跨国公司;一个靠两个染缸起家,现已在多个领域占据全国乃至全球的第一位置。这两家企业的历程,其实就是萧山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集体经济到乡镇企业,再到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萧山经济的腾飞经历了无数次的阵痛,一次次的涅槃,这背后,流淌着的是“喜奔竞、善商贾”这一自古便有的文化血液。

  21世纪初的钱塘江时代,她又化为敢与强的比、敢同勇的争、敢向高的攀、敢跟快的赛的“四敢精神”。谢长春,45岁的美国“海归”,今年,他携带“互联网数据挖掘、多维搜索”项目,正式跨入钱江世纪城智慧科创园的大门,投身萧山创业大军的队伍中。

  不少来萧山创业的企业家,都和谢长春有一样的感受:萧山有一个气场,有一种文化,不断激发大家创业创新的热情。

  是的,萧山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总能让身在其中的企业家们不断地攀登新的高峰。这是“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的生动展现,而这种萧山精神深刻地影响着萧山创业创新文化“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

  历史永远向前,时代永远垂青那些永不满足、争创一流的勇士。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得最好;要么不说,要说就说到做到。如今的“萧山精神”早已成为引领百万萧山人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共谱中国梦的萧山篇章的精神动力。

  G20峰会花落杭州的重大“利好”,萧山共享。服务保障G20是全区干部队伍必须经受的能力素质大考,对于萧山文体工作者来说,更将充分发挥“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积极投身这一历史盛会,积极展现地方历史文化风貌、弘扬时代文明新风。

  目前,我区致力于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拥有文化从业人员942人;文化志愿者6000余人;较为固定的业余文艺团队成员6.3万人;同时,411个行政村和70个转制社区均配备1名宣传文化员,专门从事村级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网络。

  与此同时,城乡“文化地标”越来越多,投资6000万元、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萧山博物馆和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达6800平方米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早已声名远播;全区还有登记在册的民办博物馆6家,艺术馆(美术馆)24家,民营体育场馆70余家,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激励着萧山人不断跨越,在挑战中寻找科学发展的新优势,在困境中赢得加快发展的主动权,为萧山争创一流源源不断地注入了前进的动力。



作者:  编辑:臧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