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15萧山镇街实绩大盘点 > 两会速递 > 正文

十项实事挺贴心 百姓生活更温暖

更新时间:2016年1月9日 10:44    内容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办好民生实事 推进民生工程

  十项实事挺贴心 百姓生活更温暖

十项实事挺贴心 百姓生活更温暖

  城北村安置房施工现场。

十项实事挺贴心 百姓生活更温暖

区人民医院的智慧医疗设备——自助挂号机。

  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都是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2015年区政府十项实事,依旧把这些最贴近百姓的民生事纳入实事范畴,加快教育设施建设,加快安置房建设,促进就业扩大社保覆盖面,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推进智慧城市应用,满足多个层次的民生需求。

  这些民生工程完成情况如何?本报“2015年十项实事回头看”专题报道聚焦实事工程完成情况,解读实事工程为百姓生活带来的改变。

  教育设施不断完善 “家门口”可以读名校

  民生镜头

  杭城名校,让很多萧山家长心向往之。随着杭二中萧山校区和杭州崇文实验学校世纪城校区落户萧山,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开始向萧山分流,萧山学子有望在家门口上“名校”。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万千家长、学子关心的问题。近年来,为实现教育提质,我区积极采取措施,在提升办学水平、引入区外名校的同时,实施“高校助推”模式,牵手高等院校,助推学校高起点办学、高水平发展。例如,我区与浙江师范大学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临浦镇中、浙江师范大学附属萧山第二高级中学、浙江师范大学附属金山小学等相继挂牌。牵手高校、合作办学,进一步推进了我区教育改革、课程建设等工作,教育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实事答卷

  在我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城市新区和农村,教育设施亟待完善,教育资源亟待优化。2015年,我区进一步加大教育设施建设力度,呼应城南居民要求新建小学的需求,规划建设南都小学(原市心南路小学),目前项目已完成规划选址和方案设计;在城市北部的钱江世纪城,我区积极引入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杭二中萧山校区、杭州崇文实验学校世纪城校区纷纷落户,教育资源不断优化。

  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萧山作为经济强区,职业技能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为此,我区积极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为经济发展培育优质的技能人才。2015年,区第一职高实施实训楼扩建工程,萧山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杭州萧山技师学院(筹),并启动了校区第三期改扩建工程。

  拆迁户安置加快  早圆“安居梦”

  民生镜头

  城厢街道梅花楼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是我区首个城中村改造试点工程,于2006年开始筹备,2008年1月8日正式启动,共建成ABCD四个区块,其中A区块为本社区居民的主要安置区块。2015年12月10日,梅花楼社区举行了城中村改造A区块(万众名府)安置分房抽号工作,共227户居民参加抽号,在外租房过渡多年的居民们终于盼来了新家。

  梅花楼新的小区地处市中心,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每个单元除客梯外,还设置一部可供医院推车进入的扩门电梯,以应对突发事件;小区充分利用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场,连景观河道下方都有停车场,扩大车位配比,满足居民停车需求。拿到了新房钥匙,不少居民都表示要尽快着手装修,早日入住新房。

  实事答卷

  由于城中村改造、重大项目建设等原因,我区有一大批拆迁户在外租房过渡,急盼早日入住新房。为了圆拆迁户的“安居梦”,2015年,我区加大安置房建设力度,湖头陈安置区二期、东湘安置区一期二标、兴议安置区(南区)、墩里吴安置区、施家桥荣联安置区、畈里张安置区、塘湾安置区(A区块)、半爿街安置区等11个安置小区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达到218.5万平方米。城厢街道梅花楼(万众名府)、新塘街道吕才庄(天香华庭)、北干街道畈里张(永盛家园)、宁围街道盈一(盈一佳苑)等8个安置区块竣工,竣工面积达161.4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安置房分房工作也在拆迁户的期盼中顺利推进,共安置拆迁户4068户,让一大批拆迁户住进了日思夜盼的新房。

  加强社会保障 就业帮扶有成效

  民生镜头

  跨境电子商务是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针对企业对各类跨境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解决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两难问题,去年12月,区人社局专门开设了萧山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跨境电子商务培训班,43位学员学习了跨境电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投身跨境电子商务打下了基础。在开办培训班的同时,区人社局还积极组织学员与企业进行人才对接,引导未就业大学生顺利就业。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我区在大学生就业帮扶上推出了不少创新举措。今年,我区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训练、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萧山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人才测评和萧山人才招聘手机APP服务等活动,帮助大学毕业生更好地了解自身优势,更好地提升专业技能,最终找到心仪的工作。

  实事答卷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我区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不断推进社保扩面,加大就业帮扶力度。2015年,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6.4%,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9%,将更多的市民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在促进就业方面,着力抓好重点群体和困难家庭就业帮扶工作,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2778人,引导和帮扶大学生和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14443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243人,分别完成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目标任务的168.73%、125.59%、179.58%。

  生活垃圾分类 垃圾直运率提升

  民生镜头

  在靖江街道甘露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绿一黄两个垃圾桶,村民们把可堆肥的垃圾放入绿桶,把不可堆肥的垃圾放入黄桶,实现了垃圾分类。村里还在垃圾中转站内安装了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把绿桶的可堆肥垃圾集中倒入这台大机器,通过压缩、发酵,最终产生优质的生物肥料。这些生物肥料在田间地头大派用场,实现了垃圾“变废为宝”。通过垃圾再利用,甘露村的垃圾总量几乎能减半,真正达到了垃圾分类的目的。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完善垃圾分类设施。现在,在城区住宅区内,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引导着市民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大熊猫”张开“嘴巴”回收旧衣,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处理,推动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

  实事答卷

  萧山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已经起步,根据要求,我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区域为主城区范围内所有机关事业单位、44所学校和87个小区。目前,我区实施垃圾分类管理的小区户数近3万户,城区居民小区分类覆盖率达80%;机关事业单位垃圾分类扩展到242家下属部门单位。在垃圾直运方面,要求垃圾直运车辆能直接进出的小区和单位全部实施垃圾直运,目前主城区垃圾直运率为60.82%。没有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怎么办?新实施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垃圾不分类,执法要动真格了。

  设施到位了,观念更要跟上。在推广垃圾分类工作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向广大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市民主动对家庭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让可利用的垃圾“变废为宝”,产生经济效益。

  “智慧萧山”加快应用 城市生活更加智能

  民生镜头

  看病难,排队难,“智慧医疗”来帮忙!现在,市民走进区级医院门诊大厅,会看到一台台自助服务设备。通过这些自助服务设备,市民看病就医可实现全过程自助服务。2015年,我区在推广“智慧医疗”诊间结算的基础上,逐步在7家区级医院开通“智慧医疗”自助服务,通过自助服务机,市民可以进行自助预约、自助挂号、自助结算等业务,在线查询、在线充值轻松快捷,有效缓解排队挂号、排队缴费的状况,让百姓就诊更方便。

  此外,我区一些医院还推出了移动客户端预约挂号平台,市民关注微信号或下载APP后,就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实现预约挂号、查询图文报告、了解专家门诊时间等操作,随时随地预约挂号,大大缩减传统就诊流程。

  实事答卷

  “智慧医疗”,是我区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个缩影。作为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我区大力推广智慧城市建设,在新型城市化的道路上进行着智慧探索。在城市管理方面,大力推进信息整合利用,已建成数字萧山地理空间框架基础性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天地图·萧山”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在民生应用方面,“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萧山”手机门户等应用不断完善,为百姓生活提供了诸多的智能服务。

  2015年,我区把推进智慧城市应用列入为民办十项实事,着力打造智慧应用平台,智慧建设成效初显。目前,7家区级医院已开通“智慧医疗”就诊自助服务。“智慧旅游”蓄势待发,旅游咨询网络智慧化提升,完成微信综合服务项目。“智慧萧山”手机门户收获了大量“粉丝”,城市生活服务“一点就通”。



作者:本版文字 首席记者 周喆 摄影 记者 金澍杰  编辑:洪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