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瓜沥 > 转型升级篇 > 正文

千企主动转型 瓜沥经济砥砺前行

更新时间:2015年11月24日 9:7    内容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随着“互联网+”的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涌动,一些企业逐渐失去原来主要依赖低工资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源成本竞争优势,若一味抱住传统低效的行业和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会被历史所淘汰,在这样的特殊阶段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瓜沥企业如何适应新常态?区委常委、瓜沥镇党委书记顾春晓表示,瓜沥企业要通过机器换人、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等方式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瓜沥特色之路。

  机器换人 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杭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拳头产品汽车安全气囊盖板不同于以往人工的或者是普通机器的生产方式,现在工厂引进了新的机器人,生产效率比之前要提高1.5-3倍。

  一个月前,友成机工引进4台5轴机器手,跟以前只会直线移动的3轴机器手不同的是,新的机器手可以曲线移动,从取件到对基准再到测重量,全都由机器手独自完成,原先一人管一台机器,现在一个人管3台机器,不仅轻松,效率也上去了。

  “以前我们有很多道工序要做,现在对于我们工人来说,只要把产品拿过来装箱就好了,减少了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操作上也比较方便。”公司员工潘军说。

  在关键岗位实施机器换人的同时,友成机工还加紧研发核心技术,提高装备水平。前几天,企业研发出第一套“一出二”驾驶席安全气囊盖板模具,同一台机器上能同时产出两个气囊盖板,比之前“一出一”的模式效率提高一倍。“在研发上,公司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刚表示。

  通过机器换人、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友成机工员工从2013年的1000多人下降到了530人左右,产值从3亿元增加到了3.5亿元,明年有望突破4亿元。

  产品升级 拓展市场空间

  同样位于瓜沥镇的杭州萧山和顺金属软管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进行厂房扩建,用于上马新设备。该企业生产的金属软管原先主要用于机械、机床等,今年,通过转换原材料,生产的产品也更新换代,可应用于地铁、高铁等。

  “新建的3万平方米厂房将于年底竣工,届时将全新引进7000万元的设备用于生产新产品。”该公司总经理沈仁木对新产品信心满满,因为虽然才在试生产阶段,但已经和国内重点高铁、地铁生产商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不升级,就意味要被淘汰!在瓜沥,很多企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少企业主动通过科技研发、生产智能、品牌树立等手段,使传统产业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并推出顺应市场新需求的产品。

  据悉,今年瓜沥镇共有千企转型项目531个,截至11月中旬已经完工260个,正在实施258个。目前,瓜沥已经启动对明年企业转型升级的摸底调查工作,同时派出40多名工作人员为连线企业提供点对点服务,了解企业在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困难,可及时“对症下药”。



作者:记者 龚洁 通讯员 沈国强  编辑:张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