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宁围街道 > 转型升级篇 > 正文

传化:践行“两化”融合,开启“智慧时代”

更新时间:2015年4月20日 17:59    内容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企业要发展,必须顺势而为,尤其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升级,除了要适应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大趋势,还必须迈向智能化。传化集团深谙其道。

  从1996年起,传化就开始拥抱互联网,投身信息化,20年来实现了单一的化工产业向化工、物流、农业、科技城等多元经营的现代化集团的“华丽转身”。2014年,传化集团成功跻身于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行列,并被作为新时期企业经济转型的“样本”。

  “点线面”结合

  传化化工的信息化建设从最初的业务驱动、离散式的建设模式逐步发展到在信息化(IT)规划指导下的连续性建设模式,经历了基础功能应用、关键应用与集成、战略应用等阶段,实现了建设方向与发展战略的高度吻合,迎合了工业化生产的现实需求,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如今传化化工提出了向化工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在2020年前达到1000亿元规模的战略目标。为此,传化化工制定了“打造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智慧化工,即实现业务数字化、管理流程化、营销精细化、决策智能化”的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并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分布实施。

  过去20年,传化化工信息化建设依托这种“点、线、面”相结合的传化信息化模式,今后将继续沿着这一“经典”信息化建设路径走下去,从生产最迫切解决的“点”入手,有计划、分步骤地扩大到业务生产“线”,再后发展成“面”。

  打造“供应链平台”

  供产销各环节衔接不科学,仓储成本高,这是中国制造的“通病”。面对这一问题,传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目前,传化化工已经成功打造了“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了行政人事、生产调度、仓储管理等“一站式”管理。如此一来,大大缩短了供应链的时间。

  “比如,原料采购提前期由平均4天缩短为2天,生产周期由2到3天缩短为1到1.5天,配送时间缩短1小时,交货期缩短0.5到1.2天。”传化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就极大限度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了仓储成本。

  不但如此,传化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还有效提高了资金周转率。数据显示,传化化工目前的库存量仅维持在6天左右,资金周转率达到每年7次,接近欧美发达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而国内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一般在每年2-3次。

  事实上,“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的成功打造,对传化化工“货畅其流”“高效运转”发挥了极大作用,不仅是传化化工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成果,更是传化“两化”融合的标杆。

  发展信息化物流

  传化化工在践行“两化”融合的实践中,发现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在摸索各种解决之道的过程中,传化物流孕育而生。在2003年启动杭州传化公路港后,传化的物流产业势如破竹,一路高歌,在短短十年间,先后在成都、苏州、无锡、富阳等地启动了公路港运营。

  在加速线下网络布局的同时,传化物流在2010年开始大力发展互联网,并致力于全国性公路物流的网络建设,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建设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打造全国公路物流运营系统”的互联网业务架构,推出“云物流”“云车”线上线下联动的两大业务系统,开启了中国公路智慧物流的新时代。

  统计表明,截至去年年底,传化公路港完成了全国17个省会,68个城市的基础网络布点,并在浙江、四川、福建、黑龙江、吉林、河北、贵州、山东、江苏等省份推进省内区域网络的布局。同时,与浙江省交通厅和国家交通运输公共信息平台合作,共同打造全国公、铁、空、海、水多式联运综合物流网络运营系统。

  而未来,传化物流将通过打造“天”“地”两张网,即打造公路港“10枢纽160基地”的线下“地网”与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天网”信息化指挥系统,实现线上线下(o2o)互联互通,实现对卡车运力的集中采购、集中调度和集中监控,创造更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

  随着以工业4.0为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来临,传化集团将不断扩大“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朝着打造“智慧传化”方向铿锵迈进。



作者:记者 姚潮龙  编辑:洪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