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实施治堵工作以来,在各相关部门及广大市民的积极努力下,地铁P+R停车场、市心路公交专用道、城区主干道禁左、市心路整治工程、通惠路整治工程等一大波治堵工程先后实施,大大改善了我区的交通通行能力,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详细]
您的位置:萧山网 > 萧山治堵在行动 > 治堵要闻 > 正文

【治堵进行时】萧山治堵 用上“城市大脑”“交通小脑”

更新时间:2017年12月4日 8:29    内容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拥堵,这个“城市病”到底该如何治?当很多地方还在把道路、停车场、公共交通建设等各种“药物”进行配比,尝试不同药效时,萧山已在这些“猛药”中加了一味叫作“智慧”的调节剂。

  治堵保畅是萧山引入城市大脑的一个重要任务,效果如何?萧山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智能治理城市答卷。

  “城市大脑”指挥下

  救护车提前14分钟抵达

  今年6月,萧山区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深化合作协议,在“城市数据大脑”建设、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此前,我区已开始用大规模数据改善交通的探索,并以此推进治拥治堵工作。

  那么,在交通领域,城市大脑又是如何思考的?去年9月,城市大脑交通模块率先在市心路投入使用,这个模块能将道路监控、红绿灯等设施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统筹协同,计算出实时的交通优化方案。结果显示: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道路车辆通行速度平均提升。

  经过一年的努力,“城市数据大脑”V1.0作为先导性、探索性项目,已在萧山区正式上线。目前萧山城区已完成城市大脑的应用,并创新推出特种车辆(120、110、119)的优先调度,做到数据支撑、部门协同、快速响应。

  今年10月9日,“城市大脑”进行了一次智能交通测试:在智能交通系统协调和指引下,120急救车司机倪师傅几乎一路绿灯经过市心路上21个红绿灯路口,全程总用时854秒,节省14分钟时间。

  急救车一路绿灯,又要兼顾其他车辆通行,这是怎么做到的?“系统把沿途交通摄像头拍摄到的视频自动转化为数值,采集最近两三个路口车辆排队长短情况,计算出多久可以将它们排空;根据计算出的结果,自动调节交通信号灯,保证救护车在经过该路口时信号灯是绿灯且前方没有排队的车辆。”参与测试的一位技术人员说,“这是一套非常精细的调度系统。为了保证救护车开到时,前序通行车辆已经驶离,在接收到报警信息那刻开始就已做了秒级的分析判断,精细到沿途路口什么时候开绿灯,开哪个路口的绿灯,对路口进行提前排空。”

  “大脑”带动“小脑”

  治堵亮点突出

  在“城市大脑”初步建成的基础上,萧山还在积极推进“交通小脑”建设。交通小脑是萧山城市数据大脑的交通部分,在城市数据大脑的架构下,利用数据智能实现交通管理的智慧化和泛交通的协同,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和交通运行效率,综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机器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即时汇聚调度处理全量全网城市数据资源、分析城市运行状态、调配城市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缺陷,最终实现以数据资源驱动公共资源配置优化。

  目前,萧山已完成基础设施平台和数据资源平台的建设。平台已实时接入包括交警内部的高清电警视频、卡口、事件、信号控制等多种数据;实时接入老城区交通优化范围内900余路视频进行实时分析,实时产生结构化数据,用于信号灯优化应用;同时,接入交通局、气象、公交、高德、微博等30 家外部单位,共40 类跟交通相关的数据,累计接入数据量超125 亿条。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交通小脑已初步实现以下亮点:

  在线交通信号控制优化——实现从单条路到区域信号控制,打造最先进的信号控制技术;利用全网数据,可15分钟为间隔输出优化的配时方案。目前已经将成果扩大到5平方公里试点区域,区域平均通行速度提升超过15%、主要道路停车次数减少近40%、高峰时段道路畅通比例提升10%。

  重点车辆精准管控——针对“两客一危”和违法处禁车辆,通过精细定位、视频分析、营运数据,对车辆进行分析,从而实现针对性的精准管控。

  全域事件动态感知——基于全网多数据源融合,通过24小时不间断智能巡逻,深入实景感知交通异常事件,并在第一时间全自动调动警力、清障等全方位的联动处置。

  特种车辆协同优先——通过交通小脑智能“指挥”,特种车辆(120、119、110)优先调度。经过50多次实战演练,试验路线车速最高提升超过50%、救援时间缩短7分钟以上,打通了全自动绿色生命通道,提升应急事件处理效率。



作者:  编辑:桂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