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15萧山两会 >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 正文

2014萧山工业和信息化工作10大亮点

更新时间:2015年2月11日 8:58    内容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2014萧山工业和信息化工作10大亮点

企业生产车间的机械手

  2014年,工业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质量效益提升的新常态。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萧山进一步增强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紧抓三大主线不松劲,加大“工业强区、创新强工”发展力度,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各项工作,推动工业经济在新常态中实现新发展。主要呈现十大亮点:

  稳,工业经济实现稳增长

  2013年12月31日,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确定了以转型升级、新型城市化、生态文明三大主线为核心推动萧山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为今后一个时期萧山发展经济指明了方向。2014年4月3日,我区召开了“工业强区、创新强工”暨服务企业十大活动工作会议,部署萧山工业深化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升级系列工作,为唱响转型升级主旋律起调。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广大企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克服了市场需求不足、要素资源缺乏、生产成本上涨等诸多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业经济指标任务,推动工业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稳健增长。

  2014年1-12月,全区完成规上工业销售产值4089.70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82亿元,同比增长8.0%,占全市比重达24.3%。

  升,主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2014年,我区主导产业顺应转型升级趋势,抓住科技进步、装备更替、工艺提升、政策支持等机遇,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品创新、“机器换人”、电子商务,加快向高端化、高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从数据看,1-12月,化纤纺织产业实现销售产值1302.69亿元,同比增长5.9%,工业销售利润增幅高于销售产值增幅11.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增加值170.01亿元,同比增长8.3%,占规上增加值的比重为24.9%。

  从企业看,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轴承生产线项目、荣盛集团智能化流水线项目等大企业的大手笔技改项目引领业内企业向生产过程智能化、自动化转变,进一步提升制造的精密、精确度,大幅提高劳动效率;杭维柯双离合项目、恒逸集团功能性纤维项目、东南网架钢结构住宅项目,引领业内企业加强产品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红剑集团引入的哲达科技智能群控技术、宏宇纺织有限公司单锭在线检测节能改造等节能项目,引领业内企业强化节能降耗,降低用能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新,信息经济成为新兴产业发展新的突破口

  我区积极响应杭州“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一号工程’战略”的决策部署,抓住区内信息经济发展趋势,出台《发展信息(智慧)经济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大力实施“1+4X”的智慧经济发展战略,中以(杭州)科创社区、中国阿里云计算创业创新园、口袋购物、“动之谷”、大宗原材料(化纤)交易网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闻堰、蜀山、新街正合力打造浙江省软件产业萧山基地;先临三维3D打印总部落户湘湖软件产业基地;唐贸羽绒电商城正式上线。全区有106个项目竞选杭州市“智慧经济”重大项目,总投资达309.6亿元。

  企业“两化融合”培训力度加大。5月7日,区经信局组织“迎接大数据时代·构建智慧工厂”主题论坛暨“两化融合实践之行——走进恒逸”活动;7月11日,组织企业技术中心主任暨两化深度融合业务培训;12月10日,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组织两化融合暨“电商换市”培训;12月16日,举办萧商学院·“两化融合”推动智慧经济企业信息化技术与应用论坛。培训强化企业“两化”融合理念,拓宽提升信息化水平思路,获得企业好评。

  扩,有效投资持续释放

  坚持以“有效”为准绳狠抓工业投资,牢牢牵住工业项目这一拉动投资的“牛鼻子”,保持经济增长动力。采取项目准入评估、区镇两级协调机制、项目库跟踪管理、优秀工业项目评选等举措,促进项目快投快产。1-12月,全区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投资288.75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市比重31.6%,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其中技改投资176亿元,占全区比重达61%。

  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稳定。全区45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2.3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52.9%;150个5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90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67.1%。

  100个列入全市首批“机器换人”名单的项目进度超前。截至12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68.90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105.83%。2014年全省“机器换人”考核中,我区荣获一等奖。

  旧厂区改造项目成为增加工业投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新亮点。为解决企业旧厂区改造中碰到的规划、证照等问题,区政府专门出台了《萧山区加快推进旧厂区(房)改造实施办法》,支持鼓励企业开展零地技改投资,全年共实施旧厂区改造92.718万平方米。

  强,创新驱动不断增强

  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打造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劲的科技创新驱动力。12月止,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210.87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区比重30.9%,实现新产品产值1239.57亿元,新产品产值率29.7%,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

  科创园建设“253”计划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2月底,全区共有18个镇街平台创建26个科创园,建筑面积达到90.4万平方米,新增科技型企业812家。

  适合创新的大平台更趋成熟。杭州湾信息港已引进智慧经济产业项目168个;萧山科技城4.2万方的科创大厦已基本建成,中科院、清华长三院、浙大工研院等创新平台和环特生物等项目陆续进驻,并与上海陆家嘴股份公司合作,着力打造上海陆家嘴萧山金融商务科技城;空港经济区正加快打造以物联网和跨境贸易为核心的国际物流服务平台。

  区内企业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强化。加强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重点高校合作,引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入驻大院名校联合科创园。新培育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47家,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3家,新增市级以上研发中心32家、工业设计基地3家、企业技术中心12家、工业设计中心22家。

  科技服务水平优化。科技市场全年共完成技术市场交易额5.34亿元;完成发明专利授权341件,同比增长40.3%;累计发放1.67亿元风险池基金贷款,增加科技融资力度。

  腾,落后产能加速淘汰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倒逼落后产能转型升级,为效益更好的产能腾出用地、能耗、排放容量等发展空间。

  大力推进印染、化工、铸造三个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在上年关停158家落后产能企业的基础上,2014年全区加大考核监管和指导服务力度,倒逼有关企业关停或整治提升落后产能。截至12月底,全区累计关停企业234家,完成整治提升347家。

  下决心推进水泥行业整治提升。把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的水泥行业从限制发展类调整到禁止(淘汰)类。制定水泥行业差别化电价政策,以市场机制倒逼水泥企业向外转移或关停转行。航民上峰和金首水泥两家水泥生产企业已于10月底关停回转窑生产线,预计年减少标煤19万吨左右。

  扎实推进落后机电淘汰工作。2014年底完成106家企业1777台高耗能落后电机限期淘汰工作。

  降,用能总量、用能强度下降

  围绕上级下达能源“双控”目标任务,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推动工业用能总量、用能强度进一步下降。

  强化指标任务考核。根据上年度用能情况,将能源“双控”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街场、平台和年耗标煤5000吨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超前从严内控,根据经济指标进度,及时调整“双控”指标体系。首次把节能指标作为区镇两级工业经济考核的重要指标,突出节能在企业考核评选中的作用。

  逐月落实用能调控,对上月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不理想的区域和企业,采取媒体通报、项目限批和电力调控等措施,全年共发出各类告诫单、调控单458张。10月下旬,发布《2014年度实施电力调控促进节能降耗工作方案》,对173家用能进度超标、能效利用率不高的重点用能企业进行限产调控,累计节约标煤约20多万吨。

  着力提高用能效率。全年完成区级重点节能项目50个,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07 家,开展电平衡测试企业97家,年节约标煤约5万吨;大力推广实施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全区已有17家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企业,总安装容量约46.5兆,年节约标煤约1.5万吨。

  全年全社会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2.4%,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削减5.35%。

  竞,企业生产要素分配机制出台

  为加快扭转低效益企业占用大量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的不利局面,向高效益企业保障优质资源,区委、区政府积极探索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

  研究出台《关于开展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的实施意见》,对全区范围内工业企业实施分类评价。规模以上企业按化纤纺织、装备制造、印染化工、金属加工、钢结构和其他等六大行业进行得分排序,规模以下企业不分行业进行得分排序,每项排序分成A(鼓励发展类)、B(允许发展类)、C(整治提升类)、D(淘汰转型类)四类企业,实行分类分级动态管理。同时,制订出台相关差别化配套政策,对综合评价出来的不同类别的企业,在税收、用地、用水、用电、排污、金融等方面实行供给价格和供给方式差别化政策。

  11月21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工作动员会,统一推进评价工作思想认识,部署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12月,完成综合评价业务培训和网上申报系统开发工作。目前,各镇街场、平台和国土萧山分局正在加快摸清工业企业工业用地情况,计划2015年4月公布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结果。

  扶,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两手抓”

  既抓具规模优势、有市场话语权、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骨干企业,也抓创新能力强、具有后发优势的中小微企业,着力提高我区工业企业梯队整体水平。

  以打造一批规模龙头型企业、壮大一批质量效益型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发展型企业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优化工业企业梯队建设。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出台《引导和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推动名企、名品、名家培育,万向集团、传化集团和恒逸集团3家企业成为全省首批“三名”培育试点单位。2014年,全区百强企业工业销售产值2221.86亿元,同比增长7.9%,占全区规上销售产值总量的54.3%。5家企业上榜“2014中国企业500强”,18家企业入围“201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694家企业销售产值超亿元。扎实推进小企业创业孵化建设和小微企业入库升规工作,全年共上报“小升规”企业126家。

  优,工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以进一步清理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打造更优发展环境、助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为出发点,推出“千名干部进企业、解难题”、区领导“两联系两促进”、创新强工“三个十大”评选、“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优政策、明导向助推转型升级”等服务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十大活动。活动期间,全区干部累计走访企业1730家, 征集问题248个,自行解决问题196个,提交区级层面解决问题52个,有19个问题由区领导牵头协调,并形成会议纪要,获得企业好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企业减负,全面清理权力清单,权力事项从10437项清减到4713项,清减率达54.8%,其中审批事项清减到277项,清减率达62.1%以上。

  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出发点,由政府发起、民资为主、国资参与,创建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转贷基金,基金总规模预计达到5亿元,转贷资金使用费用低于其他转贷服务收费一半以上。

  以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出发点,和浙江电大萧山学院联合筹建了萧商学院。萧商学院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四家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利用大学优质资源,针对企业管理人才开展高级研修班、专题讲座、交流互动、考察交流等培训活动。全年,区经信局先后组织举办了宏观经济、两化融合、智慧经济等为主题的论坛讲座共40期次,共培训企业各类人才近4000人。

  以营造工业发展氛围、强化转型升级导向为出发点,组织转型升级企业系列报道活动,大力宣传企业转型升级举措及成效。截至目前,萧山电视台、萧山日报开辟“转型升级看萧企”专栏报道了传化集团、亚太机电等30家企业转型升级亮点,在社会中营造了“关注、重视、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浓厚氛围。



作者:  编辑:首席编辑冯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