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15杭州萧山国际武术文化湘湖论坛 > 专家专题报告 > 正文

邱丕相:通过武术教学弘扬民族精神

更新时间:2015年9月16日 19:29    内容来源:萧山网   

  人物档案:邱丕相,1943年出生,山东青岛人,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武术九段、国际级裁判。曾任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兼武术分会副主任,中国武术协会常委兼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体育学院武术教材组长,全国武术教练员岗位培训指导组副组长,全国武术十大名教授之一。

  邱丕相教授是我国武术界较早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系统研究并取得成就的专家之一,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武术理论和科学训练、竞赛作出了贡献。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术运动员体能特点及其评价、中华武术的民族文化特性、中国传统健身源流与方法、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等,对中国传统健身术的历史、理论、方法也有深入研究,并编著了《大众太极拳》、《双人身心修练法》、《马王堆导引图再现的探索研究》等,十几年来共发表了论文及学术文章百余篇,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课题和部委级课题。

邱丕相:通过武术教学弘扬民族精神

邱丕相

邱丕相教授接受萧山网记者采访。赵麟溢/摄

   容貌清癯,神采奕奕,身姿矫健,这是邱老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湘湖“讲”武——国际武术名家高峰论坛的应邀专家,上海体育大学教授邱丕相早早来到会场与武术爱好者交流切磋。在侃侃而谈间,邱丕相的武术精神一直感染着我们。

  阴差阳错走上专业习武之路

  邱丕相是山东青岛人,天生有着一副热爱运动的身子,从小喜欢游泳、打球、跑步,各类运动都会“玩”且都“玩得”很好。

  谈起与武术的因缘际会,邱丕相也打开了话匣子:“我读小学时,大院里来了位收废品的大叔,身上有些功夫,便教些二郎拳给院里的孩子们。初中时跟高中的学长练了点武术基本功。”

  高考那年,邱丕相因为热爱游泳且小有成绩,在志愿表上填了上海体育学院武术水上系,为的是参加游泳班,并如愿考上。不过那一年,上海体育学院的游泳专业没有开设专项班。“当时我也没多想,反正觉得自己体育各方面都不错,那就再选一个专业吧,选了武术。”以习武技术为主,学武理论为辅,就这样,邱丕相渐渐走上了专业习武之路。大二开始,邱丕相跟着学院老师蔡龙云先生习武,在恩师的言传身教下,邱丕相勤学苦练,潜心钻研,并顺利留校教起了武术。

  从武术中感悟民族精神

  “武术是一个以技术为主体,以民族精神为灵魂的完整文化体系。”在不断地教学与学习中,邱丕相渐渐体悟勇敢、坚韧、进取的习武精神,并慢慢意识到武术对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除了不断学习各类拳种教给学生外,邱丕相开始了在武术理论方面的研究。最早提出武术美学,并发表多篇武术教学与民族精神有关的论文,邱丕相希望通过技术和理论方面的教学,能让自己的学生意识到武术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囿于现阶段独立的武术教育体系尚未形成,专业化的武术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场地和教材陈旧,作为博士生导师的邱丕相深感压力。但同时,压力也是动力,邱丕相表示一定要把武术作为继承传统文化,光大民族精神的载体摆到重要位置上,通过武术教学,弘扬民族精神。(记者 李莎/文 赵麟溢/图)



作者:  编辑:姚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