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15杭州萧山国际武术文化湘湖论坛 > 论文获奖学者 > 正文

武术到底内含着什么中国文化

更新时间:2015年9月20日 17:21    内容来源:萧山网   

  摘要:该文是对武术文化的深度诠释,是在解说武术所内含的主流中国文化。该文认为,武术所内含的主流中国文化,大致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兵家、儒家、道家、佛家等正统的思想观念,二是整体感悟、象形取义、定律类推、比喻表达等传统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武术,内含,中国文化,正统思想,传统思维。

  引言

  众所周知,武术,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过去已经而且现在也正在以不尽相同的方式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贡献,如遍布世界的武术馆校、各种各样的功夫电影、孔子学院的武术教学等都在实实在在地传播着中国文化。毋庸置疑,无论你是否真正理解武术与明白武术的文化内含,只要你学过武术并以任意的形式进行传播,都会起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是否真正理解武术的文化内含,在传播武术时,一定会影响到其传播中国文化的效果。那么,中国武术,到底内含着什么样的文化呢?笔者认为,总体而言,武术所内含的中国文化是种类较多、纷繁复杂的;单就其主流文化内容而言,则大致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兵家、儒家、道家、佛家的正统思想观念,二是包括认知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内的传统思维方式。

  1 正统思想

  中国人对做人的高度重视,加上其功利性很强的实用理性思维方式,使得武术的成长与发展,受到了很多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全息意味很重的思想内涵。从逻辑上讲,谈武术的思想内涵,自然应该涉及对于武术产生影响的所有领域的文化,既应该包括官方的精英文化,也应该包括民间的草根文化,然而,由于精力所限,本部分所述,只包括作为中国文化主流、作为官方精英文化代表、对中国武术影响更为深远的兵家、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

  1.1 兵家思想

  兵家的作战理念,可以概括为三句话:“谨养而治气”,“掌握主动权”,“因敌而制胜”。“谨养而治气”,强调了培养精神力量对于对抗斗争的重要意义;“掌握主动权”,强调了抢占主动权之思想意识对于对抗斗争的重要意义;“因敌而制胜”,强调的是一个如何保护自己而打击对手的更为真切的问题。这是古代兵家建构的完整斗争策略的三个层面,对中国武术的击技战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1.1 谨养而治气

  对异常残酷的古代军事战争来说,源自于超越精神的作战气势,必然是非常必需的。“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善用兵者,能夺人而不夺于人” 。古代兵家十分强调临敌作战时军心与士气的重要性。以个人之间的生死较量为形式的武术技击,自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古代的军事战争。然而,形式之间的差距,并不能影响两者在认识上的某种默契。古代兵家关于“胜气”、“胆气”、“勇气”等的强调,对中国武术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少林拳术秘诀》说:“欲学技击必须破生死观”;戳脚的《交手要诀》讲:“凡与人交手务要壮起胆来,盖胆者心之辅,胆壮则心亮,手脚自不忙乱”;《少林交手诀》说,“一虎能胜十人胆,临敌要有十虎勇,一人胆大百人怕”;等等。不难发现,武术家们早已非常清楚拳手的精神力量在技击实战中的巨大作用。

  “胜气”、“胆气”、“勇气”等这些足以影响到军事战争之战略战术运用的精神力量,对于战争的胜败得失,必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于如此重要的夺人之气势,古代兵家是怎样进行培养的呢?与军事战争性质相似而形式不同的武术,对于培养拳手的实战气势,提高拳手的精神力量,无疑受到了兵家的影响,也提出了许多与古代兵家性质相似而方法不尽相同的见解。在武术家们看来,加强思想教育使拳手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与价值观,在平日的实战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拳手的心理素质,可能是培养拳手精神力量的两种重要方式。

  1.1.2 掌握主动权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以孙子为代表的古代兵家非常清楚,战争的胜利,需要敌人给我们提供打击的机会。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只要对方在防守上不犯错误,我们是无法取胜的。然而,虽然我们无法凭主观努力而确保我军的胜利,但却可以尽可能地做到不犯错误,不给对方提供攻击的时机而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们,在进行战前准备与战术策划时,首先需要制定一套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行动计划。只考虑击败对手而不懂如何确保自己不败的军事家必定是愚蠢的。这种以自保为前提的明智之举,武术家们是非常欣赏的。他们不但懂得在思想上确立“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战术意识,而且,在不少拳种中,还专门制定了不为胜敌而只求自己在任何情况下均可立于不败之地的技战术方法,例如采莲手中就有一种“以不变应万变、不求胜只求不败”的专门用于拖闪对手各种攻击的万能防守步法。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古代兵家认为,知彼知己,乃是由“不致于人”通向“致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古代军事家们所采用的三种方式,在武术技击的实际操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落实。武术家们早己把古代军事行动中的“作之”、“形之”、“角之”等方法在技击对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古代兵家历来主张深谋慎战,认真策划作战的战略战术,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他们认为,“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战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见胜而战,弗见而诤。” 他们要求,在战争的整个进程中,应该“不陉(轻)寡,不劫于敌,慎终若始” 。武术家们对此的认识,与古代兵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在他们看来,怒而出击,愠而致战,疑而退却,乱打乱拼,都是技击实战的大忌。

  兵家所讲的先机制敌,大约包括以下内容:其一,要抢先占据有利位置。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首先必须懂得如何抢占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其二,当自己误入险地、死地时,必须赶在敌人对我采取行动之前迅速脱离,切勿失于敌后。其三,要注意抢先使用诡道误人,使敌有技无所施,有力用不出。其四,要夺敌之恃,夺敌之爱,抢先进攻夺取敌人的关键与要害之处,使敌失去支撑点而陷入被动。其五,“武先加人者,敌无威接”,所以,要做到“宁我薄人,勿人薄我”。在军争中先发制人,虽不是唯一可行的做法,但却确实不失为良好的对抗思路之一。古代兵家的先机制敌,与其说是一种军事行动方式,不如说是一种可广泛运用于所有对抗形式的战术意识。“先下手为强”,这种战术意识,早已被圆融无碍地运用于武术技击中的。

  藏己掩形,即是要严守各种战争情报和军事行动之“形”与“谋”。古代兵家认为,“谋藏于心,事见于迹,心与迹同者败,心与迹异者胜。” “谋成于秘,败于泄。三军之事,莫重于秘。” 要求“谋人而不使人知,诈人而不使人识”,以“假象”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在武术家们看来,严格地遵循兵家的“谋人而不使人知”而造就的“呆若木鸡,面如纸灰”等超级表情,对于掩藏拳手的“形”与“谋”,还是很有价值的。“呆若木鸡,面如纸灰”,不会给对手提供任何有用的东西,也就使自己的真实意图深深地掩藏到了这个没有表象的表象之中。

  6、扬长而避短

  兵家之道,贵制人而不制于人。“制人之术,避人之长,攻人之短;见己之所长,蔽己之所短。” “利者,彼之所短,我之所长也。见利则起,无利则止。”

  史美珩先生对古代兵略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古代兵家常用以下三种方法来实现扬长避短。其一,巧妙地排列组合。长短是敌我双方相对性的存在,灵活变换敌我双方之间对阵的对应关系,变相对之短为相对之长,变总体劣势为局部优势,然后以局部优势的相对多数而造就事实上的全局性优势。其二,夺敌之长而使之短,即抑制敌人发挥其优势。其三,诡诈以误敌。根据敌方将帅的具体情况,运用虚虚实实、真假互用等诡诈之术而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落实在中国武术中,扬长避短的思想要求人们要对己方在身体素质、技术动作、战术方法方面的不足加以巧妙的掩饰,而对其长处加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7、军有所不击

  古代兵家强调,所有的行动必须从全局出发,认为应该“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在他们看来,料敌制胜,要戒于小利,然后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明代黄之瑞著《草庐经略?远略》,认为“天下良将少而愚将多,故多狃近利而遗远略也。务远略者,虽无一时可喜之功,而有制胜万全之道。不以小胜而喜,不以小利而趋,不以小害而避。洞达利害,兼览始终。”

  应该说,这种原则性的思想意识,多数已经被那些聪明的武术家们落实了到具体的技战术运用之中。他们非常清楚,全力以赴地躲避一个没有太大杀伤力的拳腿攻击而从主动转入被动的拳手必然是十分愚蠢的,同时,视而不见地大胆承受住对方不足以对我构成伤害的拳腿攻击而借机以重拳重腿摧毁对手的拳手也必然是非常精明的。

  1.1.3 因敌而制胜

  1、因敌而作战

  孙子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作战。” “因敌”,即从敌情出发,抛弃主观武断;“因敌而作战”,则可表现为众多的具体形式:“因敌之谋而谋之,因敌之乱而取之,因敌之危而乘之,因敌之骄而卑之,因敌之意而顺之,因敌之刚而激之,因敌之怯而恐之,因敌之疑而疑之,因敌之懈而击之,因敌之大而走之,因敌之小而围之,因敌之强而避之,因敌之远而持之,因敌之急而缓之,因敌不和而离之,因敌之间而间之,因敌之锐而挫之,因敌之信而欺之,因敌之逸而劳之,因敌之智而先之,因敌之恃而夺之,等等。”

  因敌,即以敌人为依据;因敌而作战,即以敌人为依据而制定战胜对手的战略战术。应该说,武术对“因敌”的重视丝毫不弱于古代兵家。虽然他们的专业语言多少有些简朴,甚至常常直接照搬兵家的说法,但是,他们在实际的训练操作与技击实战中,对“因敌”的思想原则的贯彻执行,则往往是领先于理论的。

  2、避实而击虚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大致说来,古代兵家把“弱、怯、乱、哗、饥、劳、分、寡、不足、不虞、无备、御、等等”划归虚的范畴,而把与此相对的“强、勇、治、静、饱、逸、合、众、有余、虞、有备、不御、等等”划归实的范畴。 这样,所谓的避实击虚,就是在敌人的那些属于实的因素出现时要尽可能避开,而在敌人的那些属于虚的因素出现时要不失时机而迅速攻击。

  “敌实我避之,敌虚我击之”,这一并不复杂的思想方法,以及古代兵家对实战对抗中虚与实的范畴的划分,几乎全部被武术家们移植了过来。“如人来击我,其势甚猛,我则不与之硬顶,将肱与身与步一顺身卸下,步手落彼之旁面,让过彼之风头。彼之锐气直往前冲不顾左右,且彼向前之气力,陡然转之左右甚不容易,我则以旁击之,以我之顺力击彼之横而无力,易乎不易?吾故曰:克刚易,克柔难。”

  3、示形而误敌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示形的目的是为了“动敌”,示形的方法则是多种多样的。“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本待之。”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示形的最高境界是“无形”,“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实事求是地讲,除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操作形式上的差异之外,在作战思路与战术方法上,武术家们始终与古代兵家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指上打下,声东击西,近而示之远,能而示之不能,欲左先右,拳骗而腿击,假摔而真打”等口传俗语,等等,均是兵家示形而误敌思想在中国武术中的具体落实。

  4、正合而奇胜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奇与正,是对作战对手的心理感受的形容性描述。奇,就是我方的某种行为方式如攻击动作或防守技术使对手产生的出乎意料的感觉;而正,就是我方的某种行为方式如攻击动作或防守技术使对手产生的意料之中的感觉。这样,“以正合”,就是以合乎常规的作战方式,即在敌人意料之中与其硬拼硬打。“以奇胜”,就是以反常规的作战方式击敌于不意之中。

  正如虚与实一样,实战对抗中的奇与正,也是一对相对存在的概念,因为奇与正的界定,是以对方能否意料为标准的。对此人来说是正的东西,对他人来说未必是正;当一种奇的技术被对方适应以后,也就变成了正的技术;同样,一种已被对手确认为正的攻击,有时却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奇的效果。例如,大成拳中所讲的以实打实,其实就是一种技击实战中的以正为奇的逆向思维。

  1.2 道家思想

  道家 的“无为、无待”等观念,是一种出世性质的做人智慧,被武术人吸纳成为武术道德中的重要观念。道家的“示弱”等观念,被武术人吸纳成为其重要的对抗策略与为人技巧。道家之“复归于无极”的基本思路,被作为武术之超级心理训练的根本原则,为武术的内练提供了独到的思路;道家的养生技术与养生理念,已分别被某些拳种吸收改造成了内功功法与内练理论,为武术的内练提供了具体的手段与依据。

  1.2.1 无为

  无为,是一种明智而宽厚地对待他人他物之做事方式的良好心态。无为的实质,就是不对他人他物之做事方式进行任何的干涉,一切都任他人他物之自然。

  人类在与自然界的磨合相处当中,自己对待自然界的思想意识经历了一个从茫然到敬畏、从敬畏到融合、从融合到自以为是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人类的自我意识越来越重,直至发展到不少人身上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自我中心主义意识的不断加重,使得不少人不但不会把外界事物放在眼里,而且也不会把自己之外的他人放在眼里。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人定胜天,我的能力高于一切人,他人的做事方式应该听从我的安排。自我中心主义的极度泛滥,个人私欲的极度膨胀,使得“武断妄为、盲目干涉”等行为意识成为一个不可轻视的社会现象。自我中心主义思想的泛滥,使得不少的武术人之间相互轻视与相互贬低,使得不少的武术人之间失去了相互尊重与相互理解,自然也使得不少的武术人失去了心灵的宁静与安逸。正是这种状况的存在,来自传统道家的无为思想成为武术道德的必然性就显得非常易于理解;也正是这种状况的存在,作为武术道德的无为思想对武术人的价值意义,也就显得非常重大。无为,本就是对自己身上存在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与权力意识的彻底废除,本就是对个人私欲的彻底废除。当然,无为,更是对他人他物之本性与能力的尊重与信任。

  1.2.2 无待

  无待,是一种明智而宽厚地对待他人他物未来之待己方式的良好心态。无待的实质,是不期待,是不对他人他物未来之待己方式产生任何的期待,具体地讲,就是不依赖他人他物对我有任何的帮助,不苛求他人他物对我有任何的理解,不介意他人他物对我进行的任何无礼行为与伤害事故,心态平静地面对他人他物的一切处事方式。

  作为一种武术道德,无待要求所有的武术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对他人他物心存依赖,都不要期待他人他物能够给予自己多少帮助,哪怕是我已经对这些他人他物付出了很多心血与努力。依靠外力,依靠他人他物的帮助,人固然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人一旦对他人他物形成依赖,人也就会被这些外在的人或物所束缚所控制;对他人他物心存希望,固然会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不少的动力,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因失望而痛苦的可能性。他人他物的支持与帮助,可以让你在做成一些事情的情况下获得短暂的快乐,但是,你切不可以从此而对外来的支持与帮助产生依赖,甚至不可以对其心存任何程度的期待,因为,就在你对其心存期待特别是心存依赖的同时,你已经被其牢牢地控制住了。

  1.2.3 示弱

  老子告诉我们,“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也就是说,示弱,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落实,是道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示弱,即在行为表现上保持柔弱姿态。道之示弱,是由本而显现的末,是由道而发出的道家方法论,是道家思想在方法论层面提供的可供武术参考与借鉴的主要内容。武术的发展史实表明,示弱,作为老子道家的方法论或原则性方法,对于武术的实战战术与为人策略,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示弱,讲的是为人处事时的基本表现与现实心态。它既是个人修养的一种自我要求,更是为斗争中的出其不意做准备。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为了隐藏自己的实力,所以必须示弱。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斗争的谋略,是一种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自保策略。示弱,只是一种表象,只是外柔内刚、阴阳平衡中对弱的一极的表现。正是因此,它其实也是一种非常阴险的武术对抗谋略。

  1.2.4 复归于无极

  无,即没有任何的造作私为与偏执成见。它既可以表示去除造作私为与偏执成见的过程,也可以表示去除造作私为与偏执成见之后的主体境界。道,乃是去除一切造作私为与偏执成见以后,在没有任何的造作私为与偏执成见境界中显现出来的超验心。既然“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化”之后显现出来的道乃是天地万物得以正常生长、发育、衰落、死亡的根据,那么,这种“无化”之后显现出来的道,自然即是最完美的有。从这个角度讲,道既是无也是有,乃是无与有的统一体。说道是有,强调道是最完美的有,只是为了表明道对于人类的现实意义。

  以道为终极目标,倡导“复归于无极”,强调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超越方法的局限而体悟道的存在,乃是一种内向性的思想逻辑。这种独特的“术以道为目标”而不是“术以知识理论为依据”的思想逻辑,体现了中国古人对技术训练与实践技巧的艺术追求。“术以道为目标”,是一个内向的、体悟的、经验的、超越的过程;而“术以知识理论为原则”,则是一个外向的、分析的、理性的、逻辑的过程。正是因此,中国古人在处理各种具体事物的过程中,虽也不乏对方法手段的关注,却很少会对这些具体方法进行静态的、逻辑的、对象化的研究,因为,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最合理的方法手段绝不是抽象与分析的结果,而只有“复归于无极”,复归于道,才进入了方法手段的最高境界。老子道家对道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为了获得圆满生活的智慧,是为了圆满地处理好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同时老子道家对道的彰显,又坚持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得以完成。道是最圆满的术,道又是在对术的修炼中得以彰显的。无论是专门的“致虚极,守静笃”的“为道”修炼,还是日常的生活实践中以“道进乎技”为指导的“为术”,从形式上看,其实都是“为术”,却又都以“为道”为终极目标。

  1.3 佛家思想

  佛教的与做人有关的思想观念,如无执、无痕、不动心,等等,被武术人吸收变成了武术人的道德观念;佛教禅修的基本思想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武术内练的终极指导理论,同时,佛教禅定的众多方法也被武术吸纳改造成为了其重要的内功功法。

  1.3.1 无执

  无执,是一种明智而超脱地对待自己所做事情的心态。无执,是一个典型的佛家概念,是一种典型的佛家观念,其本意是说,在做事时,不能有任何执著。无,即没有,即废除;执,即执著,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在做事中执意要如此怎么样的固执心态。在现实中,执著,常常表现为一种非要做什么事情、非要以某种方式做事情或非要达到什么做事目的的心态;无执,就是要废除掉人们心中存在的非要做某件事情、非要以某种方式来做事情或非要做成某件事情的执著意识,即废除掉那种非要做什么事情、非要以某种方式做事情或非要达到什么做事目的的固执心态。

  所有的执著,都是一种沉重的思想包袱,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烦恼,而摆脱烦恼的最佳方式,就是无执。武术的技击特性,使得武术人的执著相对其他人群或许会更多。这也就使得无执这一来自于传统佛家的武术道德对于武术人的作用与意义更为重要。当你无执时,你将可以接受自己功夫进展的任何状态,你将可以接受技击竞技中的所有胜败得失,你将可以接受套路演练中的任何回应,你将可以接受事情发展的所有方式与状态,自然,你也将获得充分的精神自由。

  1.3.2 无痕

  无痕,是一种明智而洒脱地对待自己所做过的事情的心态,是对“雁过无痕”一词的简称。雁过,即大雁飞过;无痕,即没有痕迹;雁过无痕,是说大雁飞过以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雁过无痕,本是对一种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在这里,已经被转换成了一种指导人们洒脱地对待过去事物的思想观念。作为一种思想观念,雁过无痕,是在告诉人们,当你做完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不要再去考虑你在这件事情中的得失、胜败、荣辱等,更不要因发生过的事情中的得失、胜败、荣辱等而欢喜烦恼,而应该像大雁在天空飞过不留任何痕迹一样在自己心中不存留任何东西。对做过的事情进行一些简要甚至深入的总结,常常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对于这件事情中的得失、胜败、荣辱,却是没有必要在情感上再去在意的,因为,事情已经过去,过去事情中的得失、胜败、荣辱已经不可改变,而且过去事情中的这些所谓的得失、胜败、荣辱也是瞬间即逝的,沉湎于事情中的得失荣辱之中,甚至是斤斤计较,只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影响到以后做事的效果与效率,而对事情本身没有任何积极的意义。

  作为一名武术人,其练习武术的目的,无非想通过对武术技能的掌握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从而达到让自己快乐的目的。也就是说,练习武术的目的,应该是为自己服务,应该是让自己快乐。但是,现实当中,不少武术人对于竞技胜败的过分关注、对于套路演练成效及观众评价的过分关注、对于自己功夫长进程度的过分关注、对于自己在武术界的声誉与地位的过分关注等,却常常让这些武术人无法快乐起来,甚至成为这些武术人的一个十分沉重的包袱。雁过无痕,这一来自于佛家的武术道德,对于根治武术人心中的不良观念,调控武术人的心理状态,显然是十分有用的。心中无痕地对待过去发生过的一切事情,对于武术人的健康发展来说,必然是十分重要的。也正是因此,我们才更加意识到了无痕这一佛家智慧对于武术人的重要意义。

  1.3.3 不动心

  不动心,是佛教的一个重要观念,其基本含义,就是在遭遇任何性质、任何形式的外在刺激时,都能够不为所动,保持平静的心态。

  对于不动心,更形象的说法,就是所谓的“八风吹不动”。“八风”, 即“利、衰、苦、乐、称、讥、毁、誉”;“利”即顺利成功,“衰”即坎坷失败,“苦”即人生痛苦,“乐”即人生快乐,“称”即当面赞美,“讥”即当面讥笑,“毁”即背后诽谤,“誉”即背后赞美;“八风吹不动”,就是在遭遇“利、衰、苦、乐、称、讥、毁、誉”这八种不同性质的外在刺激时,遭遇生活中出现的顺利成功、坎坷失败、人生痛苦、人生快乐等和他人的当面赞美、当面讥笑、背后诽谤、背后赞美等外在刺激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够保持心态的宁静。

  不动心,“八风吹不动”,不仅是武术人的一种道德观念,更是武术人在技击实战与套路表演时的一种理想化的心理自控手段。不动心,心态平静,不但让自己没有烦恼,则会使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自然也会使自己的各种武术活动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1.3.4 转识成智

  武术与佛教发生关系,佛教对武术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是佛教教义对武术训练的指导。佛理对武术的指导,乃是以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把武术训练作为了一种佛教修行的方式。而它,与佛教的基本理论是没有任何矛盾的。

  作为佛教修行的武术训练,乃是以佛教修行理论对武术训练各种方法的内部改造。因此,作为佛教修行方式的武术训练,在包容了原本武术所具有的一切价值的同时,也将获得以禅定为内功所能达到的一切效果。我们已经知道,这种训练形式,是可以找到佛教理论上的依据的。佛教与武术在如此高的层次上发生关系,对于武术的发展,影响是至为深远的。

  佛教修行,虽法门众多,但究其性质,却难离对心之调控,而佛教用以调制自心、净化自心、识知自心的方法中,最重要的便是禅定。佛教禅定,其实即是一种专门锻炼自主其心之能力的技术。禅定调心的基本方式,是锻炼收放自心,一般从摄制散乱心、令持续专注一境一事入手。在佛教看来,专注一处的定心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价值,是成就世间、出世间之一切事业之本。而这种以调心为锻炼内容的方式,正是暗合武术内功的基本原理的。佛教对于武术的最容易看出来的影响,就是佛教禅定变成了武术的内功功法,为武术的内练提供了可参考运用的成熟手段。

  1.4 儒家思想

  儒家的关于做人的智慧,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观念,被武术人吸收变成武术人的道德观念;儒家的“无极而太极”,为习武者提供了一种在有形的武术运动实践中开发自身潜能的内练思路。

  1.4.1 自强不息

  《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是说宇宙是处于永远的运行之中,一分一秒也不停止;“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说我 们应该效法宇宙的运行方式而把握自己的生命,不断前进,不断更新。这种从文字上被追溯至《易经》的进取意识,促使形成了武术颇具特色的自强不息的道德观念。

  1.4.2 厚德载物

  《易经》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势坤”,是说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说我们应该胸怀博大,以宽厚的德性包容天下万物,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宏伟任务。

  厚德载物,是以载物为外在表现,强调的是一种包容意识,但是,这种载物的包容意识,却是需要以宽厚的道德 为内在支撑的。就厚德与载物而言,厚德是内在支撑,载物是外在表现。厚德与载物,是一体的两面。当人具备宽厚的道德的时候,他也必然能够包容他人与他物;当人能够包容他人与他物的时候,他也必然已经具备宽厚的道德。因此,就其作为一种武术道德而言,厚德载物的厚德与载物,其实又是密不可分的。

  1.4.3 无极而太极

  儒家历代圣贤,非常认真地思索着人的道德理性,极具耐心地建构着人的各种行为规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儒家圣贤只注意到了这些具体的价值观念与规范形式。实际上,从孔子开始,儒家就已经开始关注可以作为道德理想之终极依据、能够导致人们最理想道德行为的超验心。超验心,是规范形式的制作依据,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发出者。天地万物之良好秩序,人的行为之最佳方式,都是其超验心的自然表现。孔子的仁,孟子的性,《中庸》的诚,《易传》的乾元,以及后世宋明儒家的太极、理、本心、良知,以及一直倍受崇敬的天,等等,落实到人身上,其实皆是不同时期对超验心的不同称谓。

  在武术中,多数拳种对超验心的理解都是从宇宙自然变化的角度着眼的。在诸多传统的武术家们看来,宇宙变化之原动力与武术运动之超验心,在本质是一样的。这是一种被称之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陈鑫对太极拳之论述,不仅寓含着对太极这一超验心的崇尚,更为详细地描述了太极这一超验心的具体表现。在陈鑫看来,太极这一超验心的经验表现,即是武术运动最理想的技术形式与实践方式。

  2 传统思维

  武术的创造者本身就是中国人,所以几乎没有任何悬念,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就必然成为了中国武术的文化内含之一。透过具体的武术现象,可以发现传统中国人有别于现代人的特色思维方式。透过武术技艺的多样性与非标准性,可以发现传统中国人完整感悟的认知方式;透过武术的很多拳种特别是象形拳,可以发现传统中国人象形取义的认知方式;透过武术的气、阴阳、五行等理论,可以发现传统中国人定律类推的认知方式;透过武术的形象性的动作名称与流行谚语,可以发现传统中国人比喻表达的表达方式。

  2.1 完整感悟

  传统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明显区别于传统西方人和现代中国人,并且较好地保存在中国武术中的特色内容之一,就是完整感悟这种认知方式。那么,什么是完整感悟的认知方式呢?因为完整感悟是一种有别于现代主流认知方式、与现代主流认知方式相对应、相区别的认知方式,所以,为了能让大家较好地理解,我们这里对于完整感悟这种认知方式的阐释,也就不得不对照着现代的主流认知方式来进行了。

  所有的认知,都是主体对客体的认知,也就是人对事物的认知。在认知过程中,事物是唯一的,但是,人的认知方式却并不是唯一的。所以,即使是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不同的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甚至是同一个人在同一个时期,都可能形成不同的知识。对事物认知所获得的知识,是与人的认知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粗略地讲,人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人在对事物进行认知之前,已在思想深处设定了很多条条框框;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其实就是按照自己设定的条条框框去寻找答案、收集信息的过程;人所获得的知识,其实就是按照自己设定的条条框框收集到的各种信息的组合或者整合。比如,我们在认知事物时,首先是在收集它的大小、颜色、轻重、长短、明暗、快慢、高低、胖瘦、好坏等主体需要的各种信息,然后再对其进行组合或者整合。这里的条条框框,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概念,而按照条条框框收集信息,就是针对概念来收集信息。此时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并不是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认知,而是根据我们预先设定好的概念进行的信息调查。对于这样的一种认知方式,我们权且称其为概念调查。

  第二种,人在认知事物之前不作任何的设定;人对事物的认知,完全是一种无目的、无指导、无限制、无预设的感悟,以力求获取对事物的完整了解;人通过这种认知方式所获得的知识,乃是一种带有强烈的主体意味的完整信息。比如,人们在不带任何意图的情况下去看、听、嗅、尝、触摸某一个事物,人们在实践中对于实践技巧的体悟,人们对生活经验的完整的笼统的总结,等等。在这种认知过程中,主体不作任何事先的设定,是对事物的主体性的完整了解。对于这样的认知方式,我们权且称其为完整感悟。

  概念调查,是以人自身设定好的概念,也就是一些固有的条条框框,去事物当中寻找答案,收集相关的信息,以整合成为我们常说的所谓的知识。概念调查所获得的知识,常常是清晰的、块状的、可准确描述的。与概念调查不同,当我们对事物进行完整感悟时,不会在主体内心设定任何的条条框框,自然也就不会对事物进行切块式的信息收集,而始终是对事物完整状态的综合感悟。完整感悟所获得的知识,常常是动态的、完整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

  概念调查,是针对主体设定的概念对事物进行相应的调查,是对事物的结构、属性、价值、关系等信息的一部分一部分的逐渐收集与多次整合。概念调查所获得的知识,不是事物的完整信息,而只是事物的信息碎片组合。概念调查所获得的知识,虽常常比较清晰,且具备极强的规范性与可复制性,但却失去事物信息的完整性。而完整感悟则正好相反,是在不进行任何主体设定的情况下对事物的整体进行的认知,是对事物的全面的、完整的感受与体悟。完整感悟所获得的知识,是事物的完整意象,虽保留了事物信息的完整性,但却常常比较模糊。另外,由于主体感悟状态的不确定性,也必然也使整体感悟获得的知识具备极强的个体性与不可复制性。

  概念调查这种认知方式的实质,是人为万物立法,而不是让事物在人的思维中自然呈现。例如,我们常常说,我们发现了事物的这样那样的规律,但是,实际上,我们之所以认为我们从事物中发现了这样那样的规律,乃是因为我们在事物中发现了符合我们内心固有的因果律的各种概念性的东西。也就是说,与其说是我们通过概念调查从事物中发现了规律,不如说是用我们内心固有的规律在事物中找到了对应的东西,是我们为事物赋予了规律。概念调查的结果,应该是清晰的事物信息碎片整合,而概念调查的过程,则要求尽可能地避免受到个人情绪与情感的影响。

  完整感悟这种认知方式的实质,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无目的、无意向、无形式的模糊感悟。必须承认,无论什么样的认知方式,人在对事物进行认知前,都是有隐形知识结构的;但是,与概念调查相比,完整感悟的认知过程,几乎可以被认为是事物在白纸上的呈现过程。例如,中国传统的很多技艺技巧,多是完整感悟的结果。我们常常把其当作是中国古代的科学发现,但是,事实上,这些非常值得我们自豪的东西,恰恰不是科学发现的结果。因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发现,都是以概念调查的方式来进行认知的。完整感悟所获得的知识,永远是事物的模糊的完整信息,而且这种完整信息的获得与个人的素养、经历、情感都难免脱离关系。

  概念调查与完整感悟的区别,有点类似于现代社会学中常用的正式调查与预调查之间的区别。在现代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中,正式调查,是用自己设计好的几类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实际上就是从调查对象中得到你想知道的相关信息。而预调查,则是不带任何条条框框的,是在通过亲密接触来深入地感受事物本身,其所获得的结果,自然就是那些最真实的感受了。与正式调查一样,概念调查的结果,是不会超出自己的设计框架的;同样,与预调查一样,完整感悟的结果,必然是不会局限于任何的条条框框的,是一种整体的动态的感受。

  概念调查与完整感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两种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对于外在事物的认知,就一定是彼此分明、分类固定的。其实,概念调查与完整感悟,普遍存在于所有的人群当中。只是,就不同的人群而言,特别是在某一个时期,总是有一种认知方式占居了主导地位。粗略地讲,在传统西方人中长期占居主导地位的认知方式,是概念调查,而在传统中国人中长期占居主导地位的,则是完整感悟。最起码,传统中国人比传统西方人更擅长于整体感悟这种认知方式。

  在对事物现象的实体真相的认知中,概念调查所获得的知识,常常是支离而清晰的,而完整感悟所获得的知识,则是完整而模糊的;在对做事做人的技艺方法的认知中,概念调查所获得的知识,常常客观而就方法论方法,而完整感悟所获得的知识,则永远是按照自己的主体感受直指最终结果的。

  严格说来,传统中国人的完整感悟,其实要分为对外在事物的完整感悟和对物自体的完整感悟两种不同的类型。对外在现象的完整感悟,是依据视、听、嗅、尝、触等感觉和反复实践来把握与揣测事物;对物自体的完整感悟,是通过闭关玄览、忘我无我来了解世界的本相与彰显人的本性。这两种完整感悟的结果,是差别很大的,但是,这两种完整感悟的方式,却只是方法程度的差别。对外在现象的完整感悟,是“我”的感悟,而对物自体的完整感悟,是“无我”的感悟。也正是这两种完整感悟方式的并存,才构成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知识内容与修炼思想的两个层面。

  就个人而言,概念调查与完整感悟的意义区别还不是十分明显,充其量不过是其所获得的知识更清晰还是更完整一些而已。但是,当概念调查与完整感悟这两种认知方式分属于两个群体时,其所导致的结果差异就非常显著了。

  传统西方人习惯性的概念调查认知方式,处处强化着对于规律性、普遍性也即标准性的追求,而传统中国人习惯性的完整感悟方式,则处处强化着对于完整性、特殊性也即个体性的追求。所以,我们看到的西方人的知识,特别是西方人的实用技术,常常具有非常明显的标准性与可复制性,而传统中国人的知识,特别是传统中国人的实用技术,常常具有非常明显的个体性与不可复制性。

  正是因此,西方的很多技术方法可以大规模地复制与推广,而中国传统的那些百年老字号却永远不能大面积推广。例如,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可以遍布世界各地,而且,除了出于特殊原因的故意改变之外,在世界所有地方的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其口味全是一样的;而与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等正好相反,不要说在全世界,即使在一个家庭当中,不同家庭成员,做同一种简单的中餐,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味道。北京全聚德的烤鸭,开封第一楼的包子,西安老孙家的羊肉泡馍,等等,几乎是不可以复制推广的东西。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西餐的技术是概念调查的产物,是标准化、可复制的,而中餐的技术是完整感悟的产物,是个体性、不可复制的。做西餐的依据,是标准配方,而做中餐的直接依据,就是做餐者的感觉,而没有任何固定不变的标准。这就是概念调查与完整感悟的区别所在,也分别正是它们的魅力所在。

  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全球化,概念调查,已经是世界主流的认知方式,自然也是现代中国人的主流认知方式。在现代中国,完整感悟这种在传统中国人中曾经占居主流的认知方式,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过去。现代的中国人,对于自己的传统认知方式,已经非常陌生。所幸,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餐饮等之外,在当今中国发展尚好、已推广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已引起很多文化学者密切关注的中国武术中,还比较完好地保存着这一特色鲜明的思维方式。

  只有你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中国的武术,在不同层面上都表现出了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特色。其一,中国武术的拳种很多,风格各异;其二,即使是同一个拳种,只要经过哪怕是只有一代的传承,也会有一些分支;其三,即使是同一师父所教的几个徒弟,他们所练习的同一个拳种,也会呈现出众多不同的风格。这是怎么回事儿?对于拳种的多样性,我们权且可以归结于创拳环境与创拳过程的多样性这一复杂而笼统的原因。可是,同一个拳种,在经历几代甚至只是一代的传承之后,为什么就会出现分支?特别是,同一师父同时教给几个徒弟同一个拳种,为什么他们又会差异很大呢?

  看到中国传统武术拳种的多样化,特别是各个拳种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技艺变化的多样性,常常使我想到一个比较时尚的词语,即文化的多元化。我们常常说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专治社会,中国的文化单一而霸道,难道这不正是一个很好的反证即中国文化多元化的最好例证吗?我知道,我不能据此而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在所有领域都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但是,这样一个事实已经不容争辩地告诉我们,至少,在武术这个领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元并存的。

  这是怎么回事儿?难道是古代中国政治开明、思想开放的结果?我不知道武术文化多元化是否就能表明中国的传统政治是否开明、传统思想是否开放,但是,我非常清楚,它一定与传统中国人的知识性质与认知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看来,中国武术的各个拳种,各个拳种的各种技艺,从来就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都是一种经验性很强的知识。而之所以这些拳种及其承载的各种技艺都不规范,乃是传统中国人的认知方式所使然。传统中国人的知识,多是非标准性的经验知识,而导致产生非标准性知识的传统中国人的主流认知方式,乃是明显区别于现代人之认知方式的完整感悟。简单地说,是完整感悟这种传统中国人的认知方式,导致了武术知识的经验性,以及武术拳种在其各个层面的技术风格与训练方法的个性化与多样化。

  实践是思维的起点之一。 对实践的重视,是各个民族的共同点。然而,中国古人对实践的偏重,却是出乎我们现代人的意料的。或许是因为古代希腊曾经有过一次较大的理性认知的觉醒,也许是因为中国古人依据实践而获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中国古人特别强调知行合一,非常看重对实践经验的积累,强调从直接的实践经验中获得认知,并把这些认知直接运用到实践中去。在中国古人看来,实践的过程就是认知的过程,认知的过程也就是实践的过程。正是这种实践与认知相统一的思想观念,使中国古代的诸多文化形态,都包含有个人感受的意味,也使中国古代所有的思想家同时也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实践家。因为,在古代中国,知行不合一的思想家是不会被认可的。中国古人这种知行合一的思想观念,直接表现为对亲身实践的高度重视。这必然就使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具有了明显的经验特色。

  对技术的熟练掌握,自然需要长期的实践磨练。然而,深入传统武术,我们将会发现,在很多时候,传统武术家们是把个体的反复实践作为一种认知方法来加以强调的。“拳练千遍,其义自现”,“口说千遍,不如自练一遍”,等等,都在强调着实践在认知武术的运动本质以及掌握合理的运动方法方面的重要性。 这里所强调的这种在实践中的认知,这里所强调的“知行合一”的认知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完整感悟。完整感悟,是与反复的亲身实践密切联系的。这种“知行合一”的完整感悟认知方式,正是传统武术的技艺改革与理论创新的基础与前提。对此,从武禹襄创立武氏太极拳、孙禄堂将“三拳合一”创立孙氏太极拳、买壮图学拳与传拳等的过程中就可见一斑。

  2.2 象形取义

  象,即模仿;形,即实体、样子;取,即获取;义,即含义;象形取义,即通过模仿他者的行为方式,来体会、揣摩、想象其中对我有意义的东西。这里的他者,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以是神话或者想象中的东西、场景等;这里的模仿,可以是对实物的真实模仿,也可以是虚物的想象性模仿。

  象形取义,也是传统中国人的一种认知方式。象形取义,是对他者的研究性学习;而象形取义的目的,则是要服务自己的思想创新与技术革新。从表面上看,象形取义,好像只是在模仿,但实际上,在象形取义中,模仿只是基础形式、只是人们体会、揣摩、想象他者之内在含义的媒介而已。一般的模仿,所关注的只是其外形,而象形取义所关注的,恰恰不是外形而是其内在的含义,特别是对自己直接有用的实践知识。

  传统中国人的象形取义,与现在我们讲的仿生,也有其相通之处,但又不是一回事儿。仿生是模仿生物系统的价值和结构,来建造技术系统的一种科学方法; 象形取义,是根据事物的形态来思考与想象其内在含义,获取对自己有用的方法、信息与灵感,以指导自己的相关行为。象形取义与仿生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仿生,是有范围的,主要对象是生物,只是打破了生物和机器的界限,将各种不同的系统沟通起来, 而象形取义,则是没有范围限制的,其象形取义的对象,可以是任何范围内的任何事物。第二,仿生,是科学计算的结果,其思维是受限制的,而象形取义,则是无限想象的结果,其思维不受任何限制。第三,正是由于仿生的严谨性与象形取义的开放性,所以,仿生的成果往往是十分精细的,而象形取义的成果则往往是充满艺术情调的。具体地讲,仿生所获得的,常常是清晰的方法、技术与价值,而象形取义所获得的,则有可能是整体而模糊的方法、技术,也有可能只是一种灵感或者启迪。

  象形取义,是在模仿他者的行为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内在含义的体会、揣摩与想象来获得相关的技巧性知识或者积极的灵感。象形取义所获得的,可能是一些虽然有些模糊但却比较完整而且活灵活现的技巧性知识,也可能是一些具有象征意义或者启发价值的灵感。象形取义的象形对象,是他者的行为方式,而象形取义的取义方式,则是体会、揣摩与想象。象形取义,是传统中国人的一种典型的联想性的认知方式,在中国文化的很多领域,对于它们的技术革新与文化创造,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观察,是所有人认识世界的逻辑起点,而定性识别性的观察,则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独特习惯。定性识别性的观察习惯,使古代中国人特别关注各种具体的现象,善于从整体、变化的角度把握各种现象的具体特征,而不像古代希腊人那样因资源的匮乏而集中注意力对事物细节的观察。这种以把握特征为主要目的定性识别性观察习惯,还使得中国古人非常善于通过模仿来体会、揣摩与想象外界现象所内含的各种神韵。也许是受“万物一体”观念的影响,即使是对非生命的事物,中国古人也常常进行模仿,并能以对人的心态,拟人化地描绘出自己对这种模仿对象的精神状态的独特感受。或许,这正是传统中国人象形取义的源头与魅力所在。

  象形取义这种认知方式对武术的文化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我看来,象形取义,早已是中国武术拳种创新与技巧创新的重要渠道之一。武术中不断出现的新拳种与新技法,武术中很多技艺方法与训练方法的不断革新,本身就是象形取义的结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武术中,有一大类很有特色、很有影响的拳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象形拳,其与象形取义这种生动的开放性的认知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象形拳,是在模仿各种外界现象,体会、想象其内在含义,总结其特长的基础上,根据武术运动的具体特点,而创造出的一类特殊的拳种。象形拳的模仿对象,多是真实的动物,但也包括一些神话或者想象中的动物,以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神话传说和文艺作品中的动物、人物和故事等。这类拳种,单是从拳种名称本身,就可以看出其是象形取义基础上的创造物。

  许多传统武术的技击之术与健身方法的产生,在西方人甚至是现代中国人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然而,这却可能是历史发展的事实。退一步讲,这至少反应了中国古人对待武术之术的一种根本性的态度。

  象形取义,注重的是对事物的内在意蕴的体悟,而不是对事物的外在形象的照搬。从一个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事物中感悟出人们在其他事物中所需要的规律、观念、方法等,是象形取义的微妙所在与魅力所在。正是因此,形与神,就建立了一个真实的联系方式。而这,恰恰促成了传统武术演练艺术的独特个性。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基本上可以理解传统武术强调形神兼备的主要原因,也就大致可以明白中国古人为什么可以从动物的行为、非生物的状态甚至是神话的想象中感悟出武道的原因了。这样,电影《英雄》中的主人公透过文字感悟武道与天下大道的玄奥之举,也就没有什么不可想象了。从现代的角度看,这可能是一种非逻辑的艺术直觉。

  2.3定律类推

  推理,是认知的方式之一,而类推,又是推理的方式之一。应该说,如果仅仅是谈类推,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我们过多讨论的。然而,我们这里所说的类推,却并不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逻辑推理中的类推。现在常说的类推,在归类时,是有限度的,而传统中国人的类推,在归类是没有任何限制的;现在常说的类推,其推理的依据,常常是某一类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以已知类推未知;而传统中国人的类推,其推理的依据,则是经验升华而成的定律,以定律推未知。因为其推理依据的是人们在已经总结出来的定律,所以笔者就权且把其命名为定律类推。

  定律类推,是在无限归类的基础上,以定律性的世界观为原则与依据,来对已被归类的具体事物进行推理认知。定律类推的要点,一是无限归类,二是定律性的世界观。在现代中国,这些类推方式,似乎在日渐远离百姓大众。所幸,在流传至今的中国武术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传统中国的定理类推方式。在传统中国,影响较大而且对武术影响最为明显的定律,乃是以气一元论为基础、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合一的阴阳五行学说。所以,这里我们着重论述的,乃是阴阳五行学说及其在武术中的类推运用。

  顾颉刚说,“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 其实,这句话也可用于阴阳五行学说。在我看来,成熟的阴阳五行学说,也是中国人的思想律,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进行类推的依据性定律。如果说,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是对无数中国古人的经验进行归纳的结果的话,那么,对于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则是作为思想定律在万事万物中进行的演绎。阴阳五行学说具有唯一性、思维经济性等特点。作为一种固定模式的认知类推方式,阴阳五行学说的历史意义不在于其对阴阳两种事物与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属性的认识是否正确,而在于其总结出的阴阳相反相成、五行生克制化等逻辑关系所具有的思想价值。

  阴阳五行学说,以固定的思想定律,在对事物性质进行五行归类与阴阳归类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内在规律进行类推认知。作为一种认知方式,阴阳五行学说告诉我们:1、在观察与研究万事万物时,要注意并归纳出该事物的“木、火、土、金、水”这五类属性及其阴阳属性。2、要根据五行之“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定律和阴阳之“相反”、“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定律,来对我们所观察与研究的事物的内在规律进行类推认知。

  认识论意义上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以定律类推万物的认知方式。作为一种成熟的思想律,作为一种固定模式的类推方式,阴阳五行学说,对于传统中国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自然,对于中国文化符号之一的中国武术来说,以阴阳五行学说来进行的认知与解说,可谓是随处可见。

  中国传统武术中的著名拳种形意拳,就是以五行拳为母拳,而五行拳之五行,也就是阴阳五行中的五行。自然,五行拳,甚至是整个形意拳,就都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巨大影响。换句话说,形意拳,特别是其母拳五行拳的创立,本身就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形意拳之五行拳法,以劈、崩、钻、炮、横五种拳法对应金、木、水、火、土,动作简单、规矩严谨、左右式反复。其它各式拳法多由此演变而成。武术家认为,对此拳的理解与练习,应遵循阴阳五行学说,而且,练此五式,将会分别有利于肺、肾、肝、心、脾五藏。

  应该说,无论是对武术实践经验的升华,还是从其他学术理论中借鉴所得,《形意拳拳经》、《太极拳论》、《中气论》、《阴阳转结论》、《三尖为气之纲领论》、《聚精会神气力渊源论》等,这些武术理论,都是以阴阳五行学说对拳法的根源特别是拳法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的认识与解读,都可谓是思想深刻,目光独到。笔者相信,好好练习武术,读透《形意拳拳经》、《太极拳论》、《中气论》、《阴阳转结论》、《三尖为气之纲领论》、《聚精会神气力渊源论》等武术经典论述,自然也就明白了阴阳五行学说这种认知方式的精髓所在。

  2.4比喻表达

  所有的知识,都不是真理,也不是规律,而是人们认知的结果。即使是对于相同的事物,只要其认知方式不同,其知识形态也就可能不同。传统中国人的认知方式多是经验性的,其不是“通过分片认知再组合在一起”的碎片组合式的认知,而是可一次性也可反复进行但每次却都是完整感悟的认知。正是因为传统中国人通过完整感悟所获得的,是关于事物的不同维度的整体信息;而要表达这种关于事物的不同维度的整体信息,具体的描述性的语言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为了能够更多地表达这种关于事物的不同维度的整体信息,只好运用现实中、传说中、虚构出来的相近的景象来进行比喻性的表达。

  比喻,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表达,即通过明喻、暗喻、借喻等各种比喻方式,用某种更完整、更容易理解的具体景象来说明那些抽象的观念、原则或方法。比喻表达,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陌生的东西熟悉化,把刻板的东西生动化,把事物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出来,容易使人理解,容易使人接受,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喻表达,是要用具体景象来比喻性地表达事物的真实含意与内在精神;比喻表达之具体景象,既包括人物动作之景象,也包括动物动作之景象,还包括自然现象之景象;而这些具体景象,则既可以是世间真实的景象,也可以是传说神话中的景象,还可以是艺术创作出来的景象。

  虽然,比喻表达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但是,应该看到的是,它至少还应该算是传统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的偏好,甚至是一种日用而不知的习惯。例如,我们乘飞机、坐火车,当听到“北京站就要到了”、“上海站已经到了”等报站语言时,我们常常会觉得很严谨,但实际上,这种报站语言,并不是严谨的逻辑语言,而是一种用艺术景象来进行的比喻性表达。我们之所以会把这些艺术性场景语言当作严谨的逻辑语言,是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比喻性的表达方式。

  在武术中,比喻表达已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传统武术的动作名称与流行谚语,有很多都是比喻性的景象描述,如“饿虎扑食”、“燕子抄水”、“小鬼推磨”、“二朗担山”、“珍珠倒卷帘”、“引线抽丝”、“白鹤亮翅”等动作名称和“拳似流星眼似电,身似蛇形步赛粘”、“出手如闪电,回手似火烧”、“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遇敌如同火烧身”等流行谚语。初看起来,这些动作名称与流行谚语似乎与武术本身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与武术本身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的动作名称与流行谚语,却为人们学习与理解武术提供了更为生动、更为完整的信息。

  中国武术的动作名称与流行谚语,常常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动物所做的各种动作或某种状态,或者是某些自然的景象。这些动作名称与流行谚语所指向的事物,往往生动活泼,让人一目了然。虽然,我们必须承认,无论是动作名称,还是流行谚语,这种比喻表达方式,都并不能完全尽其意,甚至常常不能像逻辑语言给人提供一个清晰的动作路线,但是,很值得我们自豪的是,相比较而言,这种比喻表达方式,却在保持动作与要求的完整信息方面,还是有着独到之处的。这是中国武术的表达优势,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特色。

  结语

  武术的文化独特性,是与其所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正是因此,我们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时,常常会把武术作为工具之一。无论是为了武术还是为了中国文化,了解武术所内含的中国文化,都是非常重要、不可忽略的。然而可怕的是,笔者发现现在的武术练习者已经越来越不理解武术与不明白武术的文化内含了。但愿这篇文章能对人们了解中国武术的文化内含有所帮助。



作者:  编辑:姚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