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15杭州萧山国际武术文化湘湖论坛 > 论文获奖学者 > 正文

从“武”形式看当下武德教育实效性的问题

更新时间:2015年9月21日 21:11    内容来源:   

  戴小平

  (武汉体育学院 武术学院,湖北省 武汉 430079)

  摘要:武德教育实效是指武德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目前人们对武德教育的实效性普遍评价是低效的,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人为的因素,也有承载武德教育的平台因素。人为因素已有研究,可以看出武德教育实效低下的问题,是功利主义、金牌至上思想的反映。可从承载武德教育的平台,即从“武”形式方面去找原因的论述文章至今尚为鲜见。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就“武”形式引起武德教育实效低下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探讨性分析。

  关键词:武术形式;武德;教育实效性

  From "wu" form the present wushu morality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Abstract:wushu morality education actual effect refers to the actual effect of activities. Now in general evaluation of wushu morality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is inefficient, the cause of this phenomenon for the factor, also has a bearing wushu morality education platform. Human factors existing research, we can see that the poor education actual effect of wushu morality, is a reflection of the utilitarianism, gold medal first thought. From the bearing wushu morality education platform, that is, from \"wu\" form to find the reason of the article is still rare. This article is precisely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wu\" cause the poor education actual effect of wushu morality forms, and discusses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alysis.

  Keywords: form of wushu;wushu morality;the actual effect of education

  全球化极大促进了世界各领域的发展,同样也给中国武术的发展和传播带来机遇和挑战。中国武术在技术和文化层面全球遍地开花,人气旺盛,然而,武德教育层面却与其的形势很不相称,表现在武德教育实效性普遍低下的问题,这是当今中国武术发展的短板,也是影响中国武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添补这一不足,摆脱这一困境,是当下中国武术亟待解决的课题。以往学者在武德教育问题的研究上大多数是从“人为因素”入手,至于从“项目本身”去发现问题,寻求对策至今尚为鲜见。基于此,本文以“武”形式为切入点,就当下武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然后,对“武”的形式提出适合武德教育方向的改革设想。

  1.武德教育具备的条件

  1.1武德教育实效性

  武德教育,是培养武术习练者良好的行武道德品质和形成优秀的行武道德修养,它强调潜移默化、自觉领悟和生活践履,同时也注重教育和督导。“实效”是指“实际的效果。”[1]实效性,是指实际效果的成功率和完成率。武德教育实效是指武德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武德教育实效性,是指在一个武术活动阶段内对武德教育工作的成功率,或者说是预期目标任务的到达度与完成率,它既包括在实际的武术活动中取得武德教育的效果,又包括在武术活动中武德教育投入与实际收效的相应比例,即投入与交出之比。

  1.2武德教育的条件和内容

  1.2.1武德教育的条件

  武德教育应具备的条件,包括“武”的场合、真“武”的活动、知行观结合一体。

  (1)“武”的场合。下面从三个武德概念入手就“武”的场合不可或缺进行分析。武德“即尚武崇德,意指练习武术的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2]“武德指尚武崇德的精神。它是武坛共同信仰一种言行准则,习武者按它修养身心,依它规范举止,品评善恶。”[3] 这两个概念都没提及武术之人“在何种场合下”要遵循的道德规范。“所谓武德,是指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4]这一概念虽然指出了“在社会活动中”这一场合,但还是不够。场合是一种平台,是承载道德品质表现的载体。武术场合是承载武德教育的平台。武德表现的场合有两种,即“习武场合”和“社会活动场合”,前者是建立良好武德素养的场所,后者是武术之人在社会中要遵守公德和武德双重道德规范的场所。探索武德教育的实效性,“武术场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此,本文也给武德下一个定义:“武术之人在习武场合下和社会活动场合下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则是武德”。

  (2)真“武”活动。真“武”是指对抗武术。“对抗,是两活体相互碰撞后发出的火花”,此含义是指“凡是有两种活的力量相对抗的地方,都会开放出谋略的花朵。”[5]这种火花不仅有技术方面的,有智谋方面的,更还有武德方面。因为在真实对抗“武”的活动下,武德才能得以真实的表现,如是好是坏、是美是丑、是善是恶一览无余,所以,真“武”活动是实现武德教育基本条件。

  (3)武德的知行观。武德的知行观,是指理性、意志、情感三者结合一起,构成了武德的知行观。其中,理性是知,是对武德美丑、好坏、善恶的知晓;意志、情感是行,坚定的武德意志需要“武”行动去培养;良好的武德情感需要通过“武”行动去体验从而增加认识。“明朝学者王阳明的弟子问老师,为什么一个知道善恶但就是不能行?王阳明回答说因为不是真知。”为了更好的理解,这里以散打为例:在对抗中,一方将对方摔倒,从技术来看是对的,如果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摔倒对方后,不理不睬,这则是不好的武德行为。如果及时将其扶起,并向其行一个“鞠躬礼”以示抱歉,并说一声“对不起”,对方马上回一声“没关系”。这一声“对不起”“没关系”的良好口德,这一个“扶起”“鞠躬礼”的良好手德能诠释“武者仁心”,更会给整个对抗武术的激烈场面带来和谐的气氛,文明的氛围。当你理性上知道“扶起”这样做是对的,但你从情感上、意志上接受不了,这就不是真知。加入了情感和意志的理性,才是武德知行合一的真知。行要靠真知,知又要靠行动笃定信念。所以,知行观是武德教育必要条件。

  1.2.2武德教育的内容

  武德教育内容涉及到“四德”,即手德、口德、公德、品德。手德,是指用武时的道德,即实战对抗中的道德表现;口德,是指用武时口头语言上道德的表现;公德,是指用武时遵纪守法的道德表现;品德是用武时个人品质的道德表现。详细见下表1所示。

  表1武德表现方式的表

从“武”形式看当下武德教育实效性的问题

    从表1来看,“四德”是武德教育内容的完整构成体。在“四德”中,“手德”和“口德”都是属于个性特点,是武德特有的道德表现,具有武德的代表性指标;公德和品德两者都属于共性特点,也就是说,两者不仅在武德中有,在其他体育项目的道德表现中也有。在武德教育当中,是否是真正的武德教育主要看手德和口德,尤其是“手德”不可缺少,因为在用武时其他“三德”往往都是因手德而表现的,如用武时良好的手德表现,其口德会是好的,公德的尊纪守规也是自觉的,品德表现也会是好的,否则手德不好,其口德必是狂人型,其公德是钻空子的小人,其品德不是“小勇”之徒就是懦夫。公德和品德不可或缺,但它是共性的,不能凸显武德教育的个性。所以说,缺了手德和口德内容,就不成武德教育。

  2.武术形式在武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无论是从武德教育的条件来看还是从其内容来看,都涉及到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这就是武术形式。“武”的场合和真“武“活动都是指武术运动形式,武德知行观中的“行”和武德教育内容中的“手德”实际上也是指武术形式。

  2.1武术形式

  在中国武术运动形式当中,有套式武术和对抗武术两种(功法武术不在此述范围内)。套式武术是指套路运动,它“是将一些武术动作按照一定顺序编排起来,进行演练。即使是对练套路也是练习习者按预先编排的动作顺序进行假设性的攻防实战练习。”[6] 对抗武术,亦称搏斗运动,它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斗智、斗技的对抗实战形式。”[7] 有散打和短兵两项目组成。下面就两类运动形式的比较表,见表2所示。

  表2 武术运动形式的对比表

从“武”形式看当下武德教育实效性的问题

  2.2武术形式下的武德教育实效性的分析

  2.2.1套式武术下武德教育的实效性

  (1)从武德教育的条件和内容来看。首先,套式武术是一种程式化的武术练习活动场合,由于其武术的对手是虚拟、假设的,攻防技术只求意识和过程上的到位,“武”活动是意想式和抽象化的,所以在此称这种武术活动为“文”化的。其次,套式武术只有理性上“知晓”武德的善恶,而没有实战对抗中武德意志培养和情感体悟这种“行”的过程,这种没有“行”的“知”不能算是武德的真知。再者,套路武术是个人练习项目,没有对象的刺激,即使是对练项目,是两人以上的练习,但都是因为编排好的,一切都按导演设计的程式进行。在这种环境下的武术活动,只有遵守规则上的“公德”和个人“品德”上的表现,至于“手德”和“口德”是无法得以表现的,手德有,也只是做“抱拳礼”而已。这样的武德教育是不完整的。见表1、2、3所示。

  (2)从项目自身来看。套式武术是由几十个动作串成在一起,演练时,练习者的注意力、精力、思维都集中在技术动作的演练上,至于品德表现如何他们根本无暇顾及,也无法体悟,老师也无法即时给其进行道德教育。只有在套路练习完后,教育者会对其的公德或品德表现做出一些评价。这时的武德教育一般都是偏向大道理的说教上,比较空洞。无论是教育者还是练习者都认为这样的道德教育无关紧要,所以他们对其也不太在乎。这种过后的武德教育不仅失去了武与德结合的意义,更失去了武德教育的实际意义。见表3所示。

  2.2.2对抗武术下武德教育的实效性

  (1)从武德教育的条件和内容来看。首先,对抗武术是一种真实对抗的武术活动场合,表现在对手是真实的,攻防技术要求击中的实效性,对抗过程是激烈的争抢型,所以在此称这种武术活动为“武”化的。其次,正因为对抗武术是真的“武”活动,使得其在对抗中建立的武德意志是坚强的,建立的武德情感是真切的,建立的武德理性认知也是深刻的,三者结合一体,形成了对抗武术知行合一的武德真知。再者,对抗武术的武德教育“四德”都有,而且“手德”和“口德”还是其重要的内容。见表1、3所示。

  (2)从项目自身来看。对抗武术是两人直接对抗的“武”活动,练习者在对抗中特别注重每招每式的实效性,在这期间,每个动作每个回合的过程是短暂的,也是可以即停的。正因为是对抗,练习者的武德表现即刻显现,如文明和野蛮、勇敢和怯懦、坚毅和软弱、宽容大度和心胸狭隘,等等都是即刻显现的。根据其的表现,教育者可以即刻给以武德方面的教育,如面对好的、美的、善的武德,老师要及时鼓励、表扬,以致弘扬正气,助长高尚武德;相反,面对恶的、丑的、坏的武德,老师即刻做出阻止、纠正并指出,从而使其不良行为及时得到纠正和调正。这样的教育过程是即刻显现的、直接的、真实的,结果反映的武德教育实效性也是高的。见表2、3所示。

  2.2.3两种形式的比较看武德教育的实效性

  下面将两种武术形式的武德教育实效性通过表格形式来反映。见表3所示。

  表3套式武术与对抗武术的武德教育实效性对比表

从“武”形式看当下武德教育实效性的问题

  从表3中来看,套式武术不适合武德教育,对抗武术适合武德教育。

  2.3因武术形式而引起当下武德教育情况的分析

  当下的武术运动是以竞技武术为主线,正因如此,使得竞技体育的理念“更快、更高、更强”成了武术运动的指导思想,取胜、争第一、夺金牌成了武术运动追求的目标,结果造成当下武术界普遍出现“功利主义”思潮,由此而产生出“唯技术论”,“唯技击论”观点。为完成竞技任务,为在竞技场上夺取好成绩,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都倾注于竞技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上,倾注于项目争金夺银上,可在对武德教育上视而不见。虽然在竞技领域,上层领导看到这点问题,也在竞赛规则中增设了强化武德教育的条款,并对违犯规定者给以严厉处罚的规定,使得运动员对自己武德行为多多少少有些收敛,可反映在竞赛场外就有很大的不同,譬如,在平常的教学训练中,在培训班中,教练、老师、运动员、学生是否还会自觉自愿的按条例去贯彻去执行这则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2.3.1套式武术引起的武德教育问题

  (1)目标的虚化。武德教育目标患有虚幻症,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性;武德教育目标过于抽象,脱离真“武”的实际,忽视个体的内心需要;武德教育目标空泛,缺乏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2)内容空洞。武德教育内容患有偏颇症,缺乏全面教育的意识;武德教育内容空洞化、大道理多,脱离真“武”的实际;武德教育内容呈现方式单调,缺乏真“武”的情景性;武德教育内容注重超越性,忽视其适应性;武德教育内容滞后过于保守,缺乏时代性,不能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和社会生活新变化的需要。

  (3)形式陈套。武德教育患有封闭症,缺乏综合教育的意识;武德教育采取灌输模式,缺乏情感体验;缺乏“真武”体验的武德教育总是“浮于水面”难以深入,难以引发习武者的情感共鸣,习武者当然缺少发自内心的道德自觉。

  (4)方法偏颇。武德教育方法患有强制症,缺乏自律教育的意识。武德教育方法单一、僵化,注重课堂灌输,忽视习武者的内心需要;教育教学分离,致使武德教育残缺不全;教师主体意识缺乏和习武者主体性失落是武德教育低效的方法特征。

  2.3.2对抗武术引起的武德教育问题

  对抗武术是适合武德教育的项目,为什么它又会引出武德教育问题?问题不是出在项目本身上,而是出在人为因素上。这里以散打运动为例,为什么单单提出散打为例,因为当下对抗武术当中,散打运动开展的最广,影响也最大。

  从一些文章论述、社会对项目的反映来看,散打的武德教育是缺失的。反映在项目冷热度的差距上,如注重实用性硬实力的竞技层面的形势一片大好,而且越来越好,相反,注重武德教育软实力的大众层面的形势却不看好,而且越来越冷,表现最明显的是,跆拳道馆遍地开花,而学习散打的人却少的可怜,尤其是城市中的中小学根本就不让散打进校门。散打为何会有如此状况?原因是:在散打界从上至下“唯技击论”的功利主义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由此延伸出了“重技轻德”思潮非常严重。譬如,“唯技击论”表现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改项目名称:原名叫“散手”好好的,为了突出项目的对抗性、“打”的浓烈度,硬生生的将该运动改名为“散打”。这里撇开为什么要取这种名号的大道理不谈,光从字义来理解,就有问题:“散”是中性词,加了“打”就成了贬义词,它有“乱打”、“打架”之意。“散打”名字在界内不成问题,可对界外人来说则是问题,譬如反映在社会上,对项目不了解的人,听其名就有点可怕;反映在学校这种教书育人的地方,这一名称首先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暴力”就是“打架”。“唯技击论”表现第二个例子是“竞技实用性至上”论,反映在实践中是“为了争得场上主动权,为了抢分夺点,为了尽早让对手失去战斗力,大力提倡重击、重踢、狠摔,甚至为达目的可不择手段”。正因为有这种思想,使得人力、精力、财力全投在提高竞技水平上,研究实用性上,至于安排武德教育内容,一是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二是无暇顾及,三是有不少人认为,与竞技无关的不实用的内容少掺和在其中。就连唯一一个能凸显武德教育的内容“抱拳礼”有的人都懒做或省略不做。

  哲学中有一道理是“偶然性不加注意必会转化为必然性”。在平时的散打教学训练中不加注意武德的教育,对偶然性出现的不良手德也不加以阻止或纠正,用武者就不会有敬畏感,没有敬畏感,用武就会出现乱使暴、放纵使暴。长期如此,偶尔的“小勇”就形成了必然的“小勇”。这种“小勇”之徒一旦走向社会必会危害一方,如逞王逞霸,欺善怕恶,或成为黑社会的头子,或成为黑社会的打手,等等,这方面的例子在散打界已有不少,如杀人犯乔力夫、王剑等等一些“小勇”之徒就是典型例子。从项目形象来看,当下在社会、学校对散打的印象普遍是不乐观的,“听其名害怕,看其景可怕,练其行胆怯恐惧。”这则是人们对散打运动的看法,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类型的跆拳道项目,论实用性不如散打,可它就比散打火热,人气就更旺,原因就在于跆拳道的武德、礼仪到位,而散打缺的正是这些内容。这些问题难道散打界的学者们不应该去认真反思吗?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散打运动就必须弥补武德教育的缺失,并严格地将武德教育贯彻在实际行动中,只有平时加强对武德教育,才能让用武之人在平常用武时产生一种敬畏感,长期如此,就必然形成用武规范,养成“大勇”精神,这种有武有德的人才是社会的有用之人。

  3.加强武德教育提升武术形象的对策

  人为因素的问题很好解决,只要转变观念,加强重视力度,将具体措施落实到位,并严格执行,这种“重技轻德”局面很快则会扭转。下面就用什么样的武术运动形式来提升武德教育的对策进行重点阐述。

  3.1竞技武术方面的对策

  根据竞技体育的特点要求,“唯技术论”和“唯技击论”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这条线不去碰它,也不去改变它,但可从裁判组的变革上入手。我们知道“规则是项目的导向”这个道理,在竞技武术赛场上增设一组类似“道德法庭”的“道德裁判组”,这组的成员由仲裁委员会的人员担任,假设给他们“5分”的评判权力。评判办法设想是:只看场上运动员武德表现如何,“武德表现一般的既不加分也不扣分”,“武德表现好的,可在‘5分权限内’加分”,“武德表现不好的,给予‘5分权限内’的罚分”。至于武德内容的评判标准和道德裁判员的加减分数权限可组织专家学者们商讨确定。这一做法好处是:一是既没改变竞技武术实质性东西,又提升了项目的形象;二是促使运动员除了自觉遵守规则外还要重视赛场上的武德表现。

  3.2套式武术形式下的对策

  套式武术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这不能丢,但可以改变方式。不妨采用“小套路集练、用一体”的形式,也就是说,将套路改为易学易练易记的小套路,小套路的功能有“练”还有“用”。“用”是指将小套路中的实用性动作通过拆招、喂招、解招、递招等传统武术的练习方法进行练习,在实用“武”的练习中将武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中。这一做法的好处是:一是易学易记易练还可以用,二是不失武德教育的内容,三是还能继承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方法。这种形式的武术运动可用在社会大众、学校领域推广传播。

  3.3对抗武术形式下的对策

  将对抗武术分为竞技和大众两条运作路线。竞技形式运作的路线现在基本上是成熟的,当前竞技散打的热度可以说明问题,这里不多说。要说的是,在大众这条运作路线上如何开展对抗武术?如何提升对抗武术的形象?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对抗武术练习当中来?这也是目前对抗武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大众当中开展对抗武术要本着“武以德立” “德为艺先” “德艺双修”的原则,这种原则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还要落实到平常的教学、训练、培训班当中,具体的做法:一是,不要怕麻烦。当下散打、短兵运动的普遍做法是,在教学、训练的开始和结束中要求做“抱拳礼”,这还不够,还要在每个动作、每个回合练习的开始和结束当中都要贯彻执行这一礼节过程(指二人练习情况下)。二是,在对抗练习中,出现重击对方,对被击倒的对手,将其扶起,说一声“对不起”或做一个抱歉“鞠躬礼”,这时被击中者说一声“没关系”,被扶起者说一句“谢谢”;在帮助别人喂靶时也将这些良好地手德和口德用在其中。三是,要提倡“点到为止” “以德服人”“ 以技服人” “以斗智斗技为主” “不逞强好胜” “不欺负弱者” “不斗气不斗狠”等等一些武德的行为举止。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武术运动是承载武德教育的平台,在平台上,通过具体的武术运动形式,使得习武者受到武德教育。

  4.1.2当下武术运动的形式有两大类,即套式武术,如套路运动;对抗武术,如散打运动和短兵运动。套式武术由于项目的局限性,使得其武德教育上有先天的不足,再加上人为因素“唯技术论”的影响,造成了武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结果。对抗武术是适合武德教育的项目,但由于人为因素“重技轻德”的影响,造成武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结果。

  4.1.3解决问题的对策,除了在思想上转变观念,在实践中加强落实武德教育外,还要在项目中,以及操作过程中进行创新,具体做法:一是,尝试竞技武术增设“道德评判组”,这种做法的好处:有利于提升了项目的形象;有利于促使运动员除了自觉遵守规则外还要重视赛场上的武德表现。二是,套式武术采用“小套路集练、用一体”的形式,在用“武”中将武德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中。这一做法的好处:有利于易学易记易练还可以用;有利于安排武德教育的内容;有利于继承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练习方法。三是,对抗武术要确立“武以德立” “德为艺先” “德艺双修”的原则,此原则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还要落实到实际教学、训练、培训班当中,尤其是将这一做法推广到社会大众和学校当中。

  4.2建议

  4.2.1组织专家学者对增设“道德评判组”及评判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并提出具体做法,在某类比赛上进行试点。

  4.2.2组织专家学者创编“练用结合的小套路”,并将武德教育贯穿于其中。然后选派某中小学校进行试点。

  4.2.3组织专家学者研究对抗武术增加武德教育的内容,尤其是在社会大众学校中推广的项目更要注重武德教育的内容。建议从短兵运动开始实行,因为这一项目刚开展,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有利于将所设想的内容安排在其中,也有利于试验探索,选派某一学校作为试点单位。

  参考文献:

  [1]《中国武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0:21。

  [2]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10:200。

  [3]朱瑞琪、高亮:竞技散打“轻体育”化改造[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6):93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8;1146。

  [5]李炳彦、孙兢:《军事谋略学(上)》[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5:13。

  [6]《中国武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0:1。

  [7]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20。



作者:  编辑:姚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