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2015杭州萧山国际武术文化湘湖论坛 > 论文获奖学者 > 正文

论不同社会时期的武术精神价值

更新时间:2015年9月21日 20:2    内容来源:萧山网   

  魏真 杨红光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摘 要:作为一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武术在不同社会时期承担着相异的责任与使命。为了更好地探讨武术精神价值的具体表现,本文把中国历史大致分为内乱期、外辱期、稳定期等3种历史类型,在依据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析了不同社会时期武术精神价值的不同侧重表现。研究发现:在内乱时期,武术精神价值主要体现在攻防自卫、建功立业,保家护园、孝亲为民,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等方面;在外辱时期,武术精神价值主要表现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尚武强种、民族栋梁,忠君爱国、奋勇杀敌等方面;而在稳定时期,更多地体现为展筋强骨、健体养生,身心和谐、天人合一,赏心悦目、文化符号等方面。

  关键词:不同社会时期;武术精神;价值

  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武术的历史几乎与中国的历史一样悠久漫长;在不同时期,武术精神的价值意义有着不同的侧重表现;为了研究方便,本文把中国的历史大致分为内乱期、外辱期、稳定期等3种社会时期,尝试探讨不同社会时期武术精神价值的差异化表现。

  1 武术精神的内涵

  何为精神?古今释义各异。《吕氏春秋?尽数》:“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1]此处精神指人的精气、元神;北宋?王安石《读史》诗有句云:“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此处精神指事物的精微所在;当代刘亚洲认为,“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生存发展。”“文化的核心是精神”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精神是指同物质相对立、和意识相一致的哲学范畴,一般把人的思想、认识、观念等都看作是精神的东西。

  至于武术精神?武术学界同样有着多种意见。有人认为,“所谓传统武术精神, 是指在武术这项运动或武术文化中体现出的一种以人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意向”、“着重于探索天与人、主与客、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以便从整体上去把握其中的规律,用以指导人的发展。” [3]有人指出,武术精神通过个人的武德修养(如:孝悌仁义)、集体的道德观念(如:扶危济贫)、爱国主义(如:精忠报国)等三个层次表现出来。[4]有人主张,“武术精神是习武者与习武者,习武者与非习武者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并通过他们特定的社会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性格与心理的总和。” [5]虽然有关武术精神的认识仁智各见,但其论述大同小异,总体一致,大都涉及到个人德行、社会责任和国家民族情怀三个层面的内容,具体内容略有差异。然而,在不同的社会时期,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武术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则有所侧重。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重在探讨武术精神价值,即武术精神的积极影响,对武术精神糟粕的一面没有涉及;另外,本文在论述过程中,更加强调的是非习武者群体对武术精神的认同与接纳,而不只是习武者群体自身的归纳与总结;作为同一种文化现象,武术精神在不同的社会时期肯定会有相同的内涵与价值体现,本文则以不同社会时期为背景,着重探讨武术精神的差异化表现。

  2内乱时期的武术精神价值

  纵观中国历史,以统一为主流,但分裂与内乱也时时出现,尤以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两次大分裂、大动荡为剧,而在自秦至清的朝代更迭中,内乱战火每每遍及全国,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呼唤英雄,武林豪杰顺势而动,武术精神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攻防自卫,建功立业

  《庄子?说剑》论述的“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讲述的是诱敌深入后发先至的斗剑战术,素为后世武术家视为武术格斗理论的圭臬;《吴越春秋》所载越女论剑之道:“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至今被奉为剑法经典。[6]攻击与防守是武术的应有之义,在冷兵器作战时代,无论在战争中还是个体打斗,都以制服对手为最高目的;在内乱时期,通过习练武术,学会攻防格斗之术,可以更好地保卫自己;这是习武者与非习武者都能意识到的一个现实问题。春秋战国时期,民间习武风气盛行,一方面是文武分途,不少没落武士贵族流落民间,以教授武艺本领谋生;另一方面,则是诸侯之间互相侵凌,战火不断,有着对武艺高强之士的现实需求,而广大百姓在颠破流离之中,出于自保的需要,愿意去学习武术。这正是基于对武术攻防自卫价值的理解与认可。

  在战争频仍之时,凭高超武艺建功立业、乃至名垂后世,也成了当时不少人的梦想与追求。三国时的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同时期的袁徽弟敏“有武艺而好水功,官至河堤谒者。”至于刘关张桃园结义,凭借武功谋略,打出三分之一的天下来,更是家喻户晓。隋末唐初,少林寺寺主志操率惠玚、昙宗等武僧袭击王世充后营,生擒王世充之侄王仁则,献俘李世民,后李世民即位后,赐少林寺立功和尚封爵,并赐良田四十顷、水碾一具。[7]这些都是凭借高超武艺建功立业的具体体现,也是为广大非习武者接受和认可的正常社会现象,是武术攻防自卫价值深化与升华的一种表现。

  2.2 保家护园,孝亲为民

  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陆型农业国家,中国的宗法制度根深蒂固;故土难迁、家园之恋观念深厚。在内乱频发、民众流离之时,武术高手横空出世,击杀贼人,保家护园,这是习武者的责任使然,也是非习武者的殷切期盼。三国时的许褚在与贼寇抗衡的过程中,为保护众乡邻,曾经展示了“一手逆曳牛尾,行百余步”的绝活,这绝对是一个力量非凡的武术高手形象,非常人所能及。在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社会崇柔尚弱,但有识之士仍然在勤奋练武,祖逖在晋朝动乱之中率部曲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8]以及他与友人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就是渴望通过勤学苦练,强壮自己,带领部下,收复故土,是其家园情怀的突出体现,为满世界的靡靡之音用豪情壮志涂抹上一层绚丽的色彩。

  南北朝时期,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说与诗词作品,不仅塑造了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形象,而且谱写了一曲替父分忧、为国争光的孝忠传奇。凭借高超武艺,为双亲尽孝,为国家尽忠,为民众除害,历来为社会颂扬和称赞。在清朝后期的太平天国与捻军动乱中,陈家沟陈氏太极拳传人陈耕耘、陈仲甡、陈季甡率子弟徒众并乡勇万余迎战太平天国北伐军于温县,三战三捷;后又于捻军数十战而未尝一挫,[9]同样是保家护园、孝亲为民的义举和壮举;是武术精神在当时重要价值体现之一。

  2.3 行侠仗义,扶危济困

  如果说攻防自卫、建功立业是武术习练者个体价值的体现,保家护园、孝亲爱民是武术对家庭邻里的价值,那么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就是武术在社会层面的贡献与价值。《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所载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5人故事,“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10]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践义行为是后世侠客“言必诺”的榜样与垂范。《史记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对游侠有这么一段描述:“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11]这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侠客精神、侠义行为的经典概括。

  在朝代更迭的乱世,社会迫切呼唤大侠的出现,期待救人于危难之中的英雄诞生,也流传着不少武术高手扶危济困的故事与传说。自《水浒传》以来的武侠及公案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优秀的侠客形象,如拳打镇关西的鲁智深,醉打恶霸蒋门神的武松,《三侠五义》中的群侠形象,以至到当代武侠小说家金庸等塑造的各色侠客形象,均以行侠仗义、扶危济困为己任,大多在乱世建立奇功;这是广大非习武群体乱世英雄情结的一种表现,是对武术侠义精神价值的认可与期待。

  3 外辱时期的武术精神价值

  宋辽金元时期从大的历史范畴看,仍然属于中国的内乱,但自宋廷而言,系被异族欺凌,颜面尽失,故亦归为外辱;明中期的倭寇之患,虽然不曾危及王朝命运,然影响巨大,几经反复,浙闽百姓惨遭蹂躏;自清中后期的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百年近代史,更是一部山河破碎、外患频仍的屈辱灾难史。在外辱时期,面对强敌入侵,习武之士自觉或被动地卷入各种纷争漩涡之中,并凭借自身高超的武艺与卓越的人品逐渐成为时代的楷模与砥柱,在他们身上闪耀着武术精神的非凡价值。

  3.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在异族入侵、国破家亡的生死关头,是做得过且过的亡国奴,还是要做抛头颅、洒热血的抗争之士?有人选择了前者,有人选择了后者。秉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奋起抗争,不屈不挠,这其中就有着武术人士的英勇身影,他们以其高超武艺为凭借,往往成为抗争的首领与先驱,以自身的刚健有为鼓舞号召着普通百姓自强不息、奋勇前行。

  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在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诸省,乡民自发组织了抗金武艺组织“忠义巡社”,在正常的农作之余,“教习武艺”;还有以山寨形式出现的结社,“登、莱、沂、密间、山林深阴,豪右大姓,自金人入寇以来,各聚徒党,结为山寨以自保。” [12]在明朝倭寇之乱中,民间百姓也自发奋起抵抗。如,浙江慈溪海边有沈氏聚居,骁勇善战,多次抗击倭寇,倭大举进犯,全族立誓血战到底。 [13]在抗日战争期间,武术也发挥着独特作用。二十九军的大刀队在卢沟桥事变、喜峰口战役、台儿庄战役中都曾经令日军闻风丧胆,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与斗志。[14]卢沟桥事变后,不少地方组织了“国术救国会”,奋力抵抗日军侵略,激发民众爱国斗志,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中间,武术的影子随时可见;这是武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优秀精神的践行,也是进一步对这一精神的塑造与强化,是武术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体系的重要贡献。

  3.2 尚武强种,民族栋梁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清末著名武术家霍元甲足以担当起大侠称号:他融合各家之长,将祖传“秘宗拳”发展为“迷踪拳”,使祖传拳艺达到了新的高峰,并将拳艺传于外姓弟子,打破门户陋习,曾力挫外国来华炫耀武功之高手;1909年他抱着“欲使强国,非人人尚武不可”的信念,在上海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后改名“精武体育会”)。精武体育会“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旨。”霍元甲在精武会中提倡兼容各家,互取所长,共同发展。在1915年之后,该会进一步增设了兵操、文事、游艺等内容,体现了“以技击为根本,兼重体育、德育、智育的办会方针。” [15] 1919年,精武体育会在上海举行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时,孙中山先生赞扬霍元甲“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之信念和将霍家拳公诸于世的高风亮节,亲笔题赠“尚武精神”匾额,并为该会特刊《精武本纪》撰写了序文,提出了“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的尚武精神。

  霍元甲作为清末武术家的杰出代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全社会发出了“人人尚武”、“强毅国民”的呼喊,为千疮百孔的病态社会打下了一针强心剂;霍元甲与精武体育会堪称民族栋梁之才,也使时人和后人对武术的认可与评价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3.3 忠君爱国,奋勇杀敌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武术对个体的意义与作用,尚武强种、民族栋梁是武术对于民族自救的激励与鼓舞,而忠君爱国、奋勇杀敌则是在国难当头之时的视死如归与慷慨激昂。

  武将忠君爱国首推岳飞。据《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飞传》载,岳飞“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其一生战功无数,屡败强敌;取得郾城大捷后,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眼看故都收复有望,正欲乘胜追击、直捣黄龙的岳家军却收到了班师回朝的命令,“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16]岳飞忠君几近愚忠。但“精忠报国”的刺字,让他的人格高大无比。后世不少拳种皆假托岳飞的威名,来扩大本门拳术的影响;作为一个武术个体,岳飞忠君爱国形象已经超越了时代与地域。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大举入侵我东南沿海,为祸极烈,少林寺僧兵多次奉命南下抗倭,月空率少林派僧兵破倭寇于南汇(今属上海市)。据载,勇赴疆场的少林武僧先后有八十余人,他们“俱持铁棍,长七尺,重三十斤,运转便捷如竹杖,骁勇雄杰。官兵每临阵,辄用为前锋。”在白沙湾之战,斩首百余级,大胜倭寇;且以少林铁棍制服了日本武士的长刀,使曾经令中国士兵闻风丧胆的倭刀光芒暗淡。“那铁棍奋起、撞击长刀的铿锵之声,显示了我中华武林誓抗外辱、血战到底的决心,值得武林后人们永远怀念。” [17]

  在国家生死存亡关头,武术家们忠于君王、热爱国家、搏杀敌寇的勇武形象,既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又极大地激发了普通民众奋起抗争的昂扬斗志,其精神价值具有更大的导向、引领作用。

  4 稳定时期的武术精神价值

  在汉、唐、宋、明、清诸朝的前中期,帝王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处于相对稳定繁荣期;特别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进入全面繁荣期。在稳定繁荣期,社会秩序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武术的杀戮攻防功能在此时大打折扣,而作为一种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的健身、养生和娱乐表演功能得以集中展现。

  4.1展筋强骨,健体养生

  拳谚说:“外练筋骨皮”,武术的基本动作对人体的柔韧性具有较好的锻炼作用。约成书于明后期的《易筋经》开篇即为“易筋总论”,提出“筋弱则懈,筋绝则亡。”“筋壮者强,筋舒者长,筋劲者刚,筋和者康。” [18]极力强调筋在人体中的作用。生活于清中期的苌家拳开山祖师苌乃周在《练形》一文提出,“练形者,曰展脱筋骨。骨为枝干,支撑人身;筋以连骨,不敢脱离。故骨在内而筋在外,两相依托。” [19]练形最终要达到“四肢百骸,无不相随”即周身协调灵活的目的。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更是众所周知,其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心肺功能等的促进与改善作用,已为当今中外研究者以实验、实证的方法加以证明。

  事实上,在动乱时期,民众常有朝不保夕之惧,练拳多为自保和对抗,其健身养生功能受到了遮蔽与弱化;只有到了社会的稳定期,武术人士和社会百姓才有闲暇去思考武术与健康的关系。

  4.2身心和谐,天人合一

  如果说养生健体属于武术锻炼的形似阶段,那么身心和谐、天人合一则是武术高手追求的境界。苌家拳十层功夫之第五层功夫是行气合练,要求“内外合于一致,形气化于无迹。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第八层功夫是练神气,要达到“神气合一。动静之际,出于不知不觉,疑有神助焉;” [20]内外合一也就是身心和谐,神气合一则是天人合一境界的要求了。清乾隆时期李鹤林撰写的《太极拳论》提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着熟、懂劲、神明为太极拳修炼的三个阶段,神明阶段已达到天人合一之境。有学者认为,太极拳的养生保健功能体现了人自身的和谐,太极拳蕴涵的伦理思想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太极拳蕴涵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21]。王广西先生认为,“根据中国武学的一般规律,可以把练武过程分作三个阶段,也可称作三种境界,即炼精化气(明劲)、炼气化神(暗劲)、炼神还虚(化劲)……炼神还虚是高级阶段,重在炼至柔至顺之劲,周身内外全凭真意运用,达到拳道合一的至上境界。” [22]

  事实上,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一直关注的一个命题,也是武术家们毕生思考并积极践行的一个问题。天人合一在武术中似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武艺功法对自然现象的模仿与体现,诸如强弱、明暗、老幼、生死、冷暖等自然现象在武术中化为攻守、阴阳、大小、胜败、快慢等功法理念;鹰爪拳、猴拳、螳螂拳等象形拳以及“泰山压顶”“古树盘根”等武术动作名称皆是对自然现象的模仿;二是武术功法体现了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和谐,“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说的就是练拳要适应春夏秋冬四季节气,“朝练寅”、“夕练酉”的拳谚则是要求按照时辰和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去习练武功[23];三是武术的主客体达到水乳融合、物我两忘、和谐一致的哲学境界。如上述苌家拳的神气合一境界,太极拳修炼的神明阶段等;达到这一境界的武术家们,已到“无我”之境,远离了名利纷争,争强好胜之心逐渐弱化,其人生境界又进入一个新的高度。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虽然寥若晨星,但作为武术人的一种内在追求,一种可以企及的理想境界,意义非凡。

  4.3赏心悦目,文化符号

  武术能够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武术的审美包括姿势美(造型美)、劲力美、节奏美和结构美。[24]王广西先生在论述武术的观赏性时谈到,“武术寓人体的健美灵敏于攻防动作之中,套路的编排讲究动静结合,起伏变化,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如劈挂拳、八极拳、查拳、华拳诸拳路节奏明快,动作大方舒展,富于阳刚之美;蛇拳蜿蜒游走,多以指掌吞吐发力,富于阴柔之美;八卦掌、太极拳则刚柔相济,劲若抽丝,绵绵相续,集阳刚阴柔于一体。这种美学风格的多样性和高度的观赏价值,更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搏击术所无法比拟的。” [25]

  事实上,武术的表演性古已有之。如在汉画像石中,已出现了剑术的单人及双人舞练表演。其后,剑术的表演性不断增强;唐朝时期,剑已正式退出战争舞台,更多的具有了健身、娱乐、表演、自卫等多种功能,其表演功能集中表现在裴旻的剑舞与公孙大娘等人的剑器舞。[26]两宋时期,城市商业经济繁荣,在汴梁和临安都产生了瓦舍(瓦子)等职业性的民间游艺场所,演出的各种技艺中,就不乏“使拳”、“使棒”、“相扑”之人,武术的表演性与审美性得到进一步展现。到明清时期,随着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武术套路日趋完善,武术的表演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各流派几乎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套路拳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武术价值认识的深入,武术的审美价值与表演功能得到了充分肯定,以少林、太极为代表的武术,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而且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成为了展示中华文明、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靓丽名片。

  武术周身浸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与影响,以躯体语言的方式传承着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精深,同时,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丰富着中华文化的内容与项目;这是武术精神在审美展示与文化传播方面具有的重要价值之一。

  5结语

  意识对物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有利于指导社会实践的健康发展,高尚的精神对于国家和民族起着巨大的激励鼓舞作用。武术精神是一种超越技击内涵的浸润着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价值认同,它属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塑造和拓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厚度。事实上,无论在哪一种社会时期,本是习武者个人行为的武术,却总能牵动众多社会群体的神经,故武术精神价值的体现从来不囿于其对武术习练者个体的意义,更在集体和群体、民族和国家层面彰显出重要影响和积极意义。当今社会,积弊虽存,但无碍强国复兴之梦,武术精神价值更多与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契合,大力推广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有利于强壮国人体魄,藻雪民族精神,展示文化魅力,促进世界和谐。

  参考文献

  [1]黄碧燕译注.吕氏春秋[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5:39.

  [2]刘亚洲.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选自2015年7月1日《参考消息》)[J].学习活页文选,2015.7(35):47.

  [3]李岳兵.浅析传统武术精神对提升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J].搏击?武术科学,2008,8.

  [4]刘雪松.试论武术精神及其对民族精神的塑造[J].体育文化导刊,1991.5:5-57.

  [5]邓阿美.对武术精神内涵的探析[D].首都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P49.

  [7] 、[9]、 [17]王广西.中原文化大典?民俗典?武术[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333,341,53-54.

  [8] 、[12] 、[15]、[26]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113,204,334,181.

  [10]、 [11]司马迁.史记(简体字本二十四史)卷八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99:1975,2413.

  [13]陈俱.明代倭寇祸患及其终结[DB/OL].http://www.fjsen.com/yhzh/2014-11/07/content_15180462_2.htm.

  [14]言真.武术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J].精武,2007(06).

  [16]脱脱. 宋史((简体字本二十四史)卷三百六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9:9027-9037.

  [18]周伟良.《易筋经》四珍本校释[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77-78.

  [19]、[20]陈万卿.苌家拳[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58,65-66.

  [21] 王洪杰. 试论太极拳的“和谐”精神(2005年8月河南焦作:第三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太极拳论文报告会),载《武术研究(第二集)》[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78-85.

  [22] 、[25]王广西、王萌. 中国功夫[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44,54-55.

  [23] 郭志禹.武术文哲子集——基本理论与思维的探新[M].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48.

  [24]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 武术理论基础[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32-134. 



作者:  编辑:姚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