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第七届全国网络媒体萧山行 > 本网专稿 > 正文

“大数据”构筑“大应用”平台 企业信用建设“萧山模式”引关注

更新时间:2015年11月30日 17:9    内容来源:萧山网   

  出门不能坐高铁飞机、不能旅游度假、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被法院列为“老赖”的个人,会受到诸多限制。今后在萧山,不光是个人,严重失信的企业同样将被列入“市场主体黑名单”,在日常监督管理、政府采购、评先评优、信贷支持等各方面将受到限制。这样的一体化黑名单制度在全国区县级城市中尚属首创。2016年年初,萧山将正式向社会和媒体公布首批黑名单企业。

  2008年,萧山就已启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经过七年的努力,如今萧山已编就一张完善、严密、多部门联动监管的企业信用大网,形成了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企业信用建设“萧山模式”。“市场主体黑名单”是这张信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数据”构筑“大应用”平台 我区形成企业信用建设“萧山模式”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黑名单企业将举步维艰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失信者的惩戒力度,萧山区首创一体化黑名单制度,先后出台《杭州市萧山区市场主体黑名单公示管理办法(试行)》和《杭州市萧山区市场主体黑名单公示实施细则(试行)》,将企业跨领域、跨部门的失信行为纳入到统一的公示管理体系之中。

  凡欠息、欠贷90天以上,存在违法占地情况,单位行贿罪记录等18类失信情形的,都将被纳入到“失信黑名单”中。一旦被列入,市场主体及主要责任人员将面临严厉处罚,不能参与评优、评先,不再享受优惠政策、财政资金补贴,甚至将限制或取消招标投标活动……政府各部门除依法对失信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外,还将对列入黑名单公示的市场主体落实相应的失信惩戒措施。

  建立一体化黑名单制度的初衷,在于预防企业失信行为发生和督促企业修复失信行为。列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如在一定期限内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可按照一定条件和程序实施信用修复。

  事中事后,全面响应

  部门联动构建大监管格局

“大数据”构筑“大应用”平台 我区形成企业信用建设“萧山模式”

  光靠黑名单还不够,萧山还成功搭建起一个大数据理念下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平台——覆盖全区10.9万家市场主体、数据总量达到150万余条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28个政府部门在线协同监管。

  通过这套系统,萧山区32个参建部门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数据的互联共享,一些已经在别的部门出现不良倾向的企业就可提前暴露,方便相关单位采取防控措施。譬如,银行可根据法院和人社部门处理的某企业纠纷频率,预判企业的风险等级。此外,相关单位通过对信用“大数据”的征集、分析,可筛选出有连年亏损、受到行政处罚和司法裁决等不良信用信息的企业,予以信用预警提示。据统计,参建单位查询萧山企业信用网总量已达34万次。

  为全面响应商事制度改革,接下来,萧山将与全国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对接,导入区内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信息,在区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上专门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数据库,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对接和数据共享,从而引起相关部门共同关注,对列入数据库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有效筑牢事中事后监管堤坝。

“大数据”构筑“大应用”平台 我区形成企业信用建设“萧山模式”

  商者在信,有信则立

  萧山以信立业谋发展

  使“信用”理念深入人心,让“信用”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七年的企业信用建设,带来的成果也是明显的。这一点,作为发起企业信用建设的胜达集团董事局主席方能斌感受颇深。胜达非常重视企业的信用建设,依靠“诚信”口碑,公司发展飞速,与松下电器、可口可乐、中粮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形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这些年,萧山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用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到企业建设中。为把信用打造成为萧山经济发展的优势,为市场繁荣积蓄更强劲的发展后劲,萧山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强强联合,开展以信用管理示范企业和信用建设示范行业培育为内容的信用示范工程,通过树立企业守信典范,建立诚信企业的正向激励机制。截至目前,萧山已有25家省级信用管理示范企业,3个省级信用建设示范行业及1个省级信用研究基地。这些,都为萧山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刚刚公布的2014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强100区,萧山上榜科学发展百强区和投资潜力百强区,分别排名第四位和第五位,双双位列浙江省第一。



作者:记者 姚晨曦  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