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第七届全国网络媒体萧山行 > 本网专稿 > 正文

“十大亮点” 让萧山农业经济熠熠生辉

更新时间:2015年11月24日 15:54    内容来源:萧山网    跳转到

    亮点三:萧山区打通生态农业大循环关键节点 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步入快车道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是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以资源利用循环化、投入节约集约化、能耗排放低碳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质资源化、产品安全优质化为重点,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为手段,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方式。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要求,萧山区委、区政府全力推进我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加强农业水环境治理、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农业清洁能源等重点工作,为全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实践检验和示范样板。

  清洁能源利用——如今,穿梭在萧山农村,把太阳能、沼气、地热等“绿色能源”引入家庭生活、引入农业生产的发展热潮不时扑面而来。

  【太阳能进农村】太阳能资源作为一种既环保、绿色、清洁,又具有安全、方便、节能的可再生能源,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对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现在,萧山不少农村都纷纷用起这一新能源。萧山南片的戴村镇为推进清洁能源进村,选择6个行政村农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户数达1218户、面积2436平方米。“这一清洁能源的推广,不仅村民们都举手赞成,而且预计可节约标准煤365吨,增收节支24万元,这对于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庄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呢。”戴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萧山区打通生态农业大循环关键节点  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步入快车道发展

新农村家家户户装上了太阳能

  【太阳能景观路灯】太阳能景观路灯是把太阳能转化成为了电能,具有亮度高、安装简便、工作稳定可靠、不消耗常规能源、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戴村镇的沈村三清园风情小镇图书馆和沈村农民公园就安装了太阳能景观灯。太阳能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领着萧山农户走进了“低碳生活”。

  【地热能】地源热泵,其实是指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它通过输入少量的电能,利用地下水为媒介,即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杭州远鸿花卉园艺有限公司就在300亩种植基地里,共安装了51台地源热泵,解决了20000平方米温室苗床的冬季供暖问题。地源热泵替代了原有的燃煤锅炉,使用起来更加清洁、低碳,符合现在的生产潮流。

萧山区打通生态农业大循环关键节点  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步入快车道发展

地热能在花卉生产中的应用

  秸秆综合利用——一边是形似蒙古包的一体化厌氧罐,一边是透明玻璃发酵房,中间则是紧张作业的沼气发电机。这就是秸秆综合利用系统的工艺流程。

  【秸秆综合利用】这套系统主要由秸秆残菜堆棚、基质加工房、一体化厌氧罐、沼液池等设施组成,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秸秆残叶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吃”的是秸秆,“吐”的是电和肥料。通过采用秸秆粉碎堆肥、残叶厌氧发酵、沼渣制作基质等工艺,使秸秆变成宝贝。

萧山区打通生态农业大循环关键节点  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步入快车道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系统

  杭州庞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庞加忠在义桥镇昇光村建了一个生态型种羊繁育基地。湖羊是以废弃的农作物秸秆为食,饲料成本低,且养羊基本处于“零排放”状态。在各项扶持政策和生态项目创建的推动下,我区养羊户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将秸秆粉碎后饲养牲畜,既可以节省饲养成本,还可以使秸秆变成牲畜粪还田,促进农业良性循环。目前,庞大农业饲养的8000多只羊,一年要吃掉5000吨左右的秸秆。

  此外,我区在江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试点建设江东秸秆收集处理服务中心,配备秸秆粉碎机、阳光发酵房、青储发酵池,承担示范区内秸秆处理服务,包括上门就地粉碎还田、收集粉碎堆肥、制作青储饲料等。试运行期间,共回收秸秆1167.49吨,粉碎还田1315亩,中心投入运行后有力地促进了10万亩示范区内的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循环。

  干湿分离农牧结合——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三化”原则,我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地推广了“三沼”综合利用模式。“三沼”就是指沼气、沼液和沼渣,其中,沼气可以用来供电,沼液、沼渣进行农作物种植和栽培。实行干湿分离,利用厌氧技术对污水进行分离,农牧结合实现“零排放”,使养殖场和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也改善了与周边农村、农民关系,促进了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态循环农业的“萧山模式”——把畜禽的粪便制成绿色有机肥还田,秸秆发酵成沼气发电,留下的沼液通过管道流进果蔬园肥田,或者进鱼田养鱼,农村的“污染源”转眼间就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宝贝”,如今,萧山在发展循环农业过程中,依托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彻底打通了生态农业大循环的关键节点,闯出了“萧山模式”。

  2012年,萧山区正式启动建设10万亩江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为了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在江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一个集动物无害化处理、沼液收集配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和有机肥生产加工等五个功能单元于一体的江东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正式运行,主要承担示范区及周边地区各类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据悉,该综合处理中心具有日处理病死动物24吨,年处理秸秆8000吨、配送2.5万吨沼液,回收农药包装物3吨,加工有机肥10000吨的能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作者:记者 陈茜如  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