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萧山铁腕推进“五水共治” > 治污水 > 正文

沈村村:污水处理新模式

更新时间:2015年8月26日 8:50    内容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以前,村里总是能看到一些生活污水横流的现象,臭味老远就能闻到,尤其是到了夏天,我们都不敢开窗。自从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虽然变化主要在地底下,但生活环境明显越来越好了。”戴村镇沈村村村民沈大伯说。

  沈村是戴村镇生活污水治理亮点村之一,全村总农户数428户,每天村民们做饭、洗衣、洗澡、冲洗厕所等产生的废水约有200吨。过去,这些污水或随地乱倒,或直排河道,最终对地下水源产生污染。

  如今,通过生活污水治理,全村通过实施截污纳管等工程,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得到了妥善处理,一改过去“污水横流”的旧面貌,还打造出人工湿地、无动力厌氧这一组合治污模式。

  “不倒在地上,污水往哪里去了呢?”记者从义桥镇农办了解到,该村的地下污水管道,与各家各户的下水管道相接,最终全部接入一条主管道,而这条主管道一直通向村里的一处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池,把村民家的污水进行沉淀、兼氧、厌氧等集中处理,然后再到人工湿地进行最后处理。

  所谓人工湿地,是位于离污水处理池不远处一地势稍低的地方,由一丛白色栅栏围起来。

  村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处不到60平方米的地方别有“玄机”,是由土壤和基质填料混合组成,表面种植水生植物,“通俗点说,就是通过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综合处理污水中的脏东西,从而实现净化。”也就是说,该村的生活污水,从排入到排出,将要经历污水管网、格栅、沉淀池、兼氧池、厌氧池、人工湿地六道处理。

  同时,考虑到农村住户通常布局分散、地势复杂,并不是所有农户都能实现纳管这一实际,沈村因地制宜,将整个工程分为三期推进。新建区块住房集中,便于纳管,基本采用污水处理池与人工湿地的组合方式。而老住宅区,住房分散,主要发挥人工湿地的功能,基本按照每五户共用一个人工湿地的方式开展污水治理。

  据悉,包括沈村在内,戴村镇目前有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亮点村通过区级验收,进入运行维护阶段。这六个亮点村工程,总投资达2200万元。与此同时,还有10个生活污水治理一般村正在治理中,计划在10月底具备区级验收条件。



作者:  编辑:姚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