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大干2014,镇街誓师共筑萧山梦 > 河庄 > 正文

河庄:农村治污“五大做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更新时间:2014年7月23日 8:53    内容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河庄:农村治污“五大做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绿树掩映的实验展示区

河庄:农村治污“五大做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微动力(电力)模式是河庄正在推广的治污模式,占地小、投入适中、处理效率高。

河庄:农村治污“五大做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工作人员正在检测水质

河庄:农村治污“五大做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实验展示区呈现了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模式

河庄:农村治污“五大做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正在创建省级生态河的江东直河

河庄:农村治污“五大做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在向公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用上了太阳能

河庄:农村治污“五大做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江东村正在抓紧推进整村污水管网建设

  区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治水先治污,治污重治本。“全区示范全市领先”,河庄从工作开展伊始,就旗帜鲜明地喊出了口号,并始终围绕这一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辖区内生态面貌和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初步实现了“污水净化、环境美化”的效果。目前,全街道20个行政村已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市委常委、区委书记俞东来先后两次批示:河庄治水做法值得推广。

  现场见闻:

  7月21日,在经历一番调试后,作为河庄全力推进的全省首个不同类型污水处理设施实验展示区正式投入使用。这个投资近300万元的实验展示区,融合治污、展示、科普、实验、监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将为全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建设、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伴着江东直河里朵朵盛开的睡莲的芬芳,沿着一处绿树掩映的游步小道漫步而前,一间棕色小木屋逐渐呈现在眼前。如果不是院子里摆放的玻璃展示柜和屋顶显眼的太阳能板,真的无法将这么一处美丽静谧的场所与污水处理池联系在一起。院子里用玻璃柜展示了五种不同模式的污水处理方法,让一个即便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没有了解的人也立即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记忆。

  这里便是河庄街道的不同类型污水处理设施实验展示区。走进小屋,别有洞天。几位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显微镜、试管等观察水质,俨然就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实验室。在另一个房间,记者则看到了4台水质监测设备,实时显示着各个污水处理模式的水质处理效果。这些数据又最终汇总到大厅的大屏幕上,方便前来参观的人们实时对比。据实验室运营负责人高鹏飞介绍,今年上半年,实验室已接待了数百人次的参观者。

  江城河庄,绿意葱茏;钱塘明珠,人水和谐。

  说起河庄的美,总是意犹未尽:在河庄,小桥流水,草木绿地,人在画中的新农村生态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坐拥国家级生态街道的河庄,也是东片地区首个区级整治村、生态村和市级生态村全覆盖的镇街;全区3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就在河庄。

  “这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河庄这么好的基础,意味着必须以更高的起点、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来做好环境提升这篇大文章。”河庄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国梅表示,开展“五水共治”行动,是省、市、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河庄人民构建“美丽河庄”宜居环境的共同愿望。

  “全区示范全市领先”,河庄从工作开展伊始,就旗帜鲜明地喊出了这一口号,并始终围绕这一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今年,河庄街道全街道将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大行业整治提升、集镇道路污水管网建设、生猪禁限养和河道整治等“五水共治”工作,大力推进“美丽河庄”建设。

  昨日,记者走进河庄进行了实地采访,河庄治污水的“五大做法”值得借鉴。

  做法一

  高起点定位打造市区样板

  “全区示范全市领先”,这是河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立足街道实际的高起点定位。全区“五水共治”动员大会召开后,河庄第一时间建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为第一副组长的“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的工作格局,同时下设六个专项工作组,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五水共治”特别是农村生活污水究竟该怎么“治”,不少基层干部心里没底。河庄街道及时组织专人多次赴无锡、桐庐等地调研取经,了解当地治污做法。也正是在调研过程中,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基层干部高鹏飞受到了启发,建议打造一个不同类型治污展示平台,让农家人有个感观的认识,从而提高农村治理污水的积极性。

  这一大胆而又新颖的建议,很快得到了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国梅的重视和支持,她说道:“让基层干部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在‘五水共治’这场攻坚战中群策群力,也是河庄的一大特色。”经过街道层面的集思广益,建设不同类型污水处理设施实验展示区的思路逐渐成熟。

  实验展示区高标准投入建设,融合治污、展示、科普、实验、监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由透明化全面展示、污水处理监测系统、河道水质监测系统、物联网云平台系统四部分组成,具有实验和展示两大功能。目前,河庄街道正计划为这一项目及技术申请专利,这在萧山乃至杭州也是一件“稀罕事”。

  做法二

  小范围试点由点及面推广

  在如何处理建实验室与赶治水进度这对矛盾上,河庄人有自己的考量。

  “五水共治”是省市区重点推动的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落到地方很容易陷入“摊大饼”的窘境,遍地开花、标准混乱,也很有可能会出现投资大、收效微,甚至出现劳民伤财却使用率不高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多个基本成熟的模式,究竟选哪一种模式更经济、更有效呢?

  “农村治污前期投入大,在成效还不明朗的前提下,还是走先试点再推广之路。”河庄街道办事处主任杜晔彪要求,各村按照时间节点制定污水纳管方案的同时,先行在江东村小范围试点,为全街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现实的依据及相关的经验教训。

  河庄街道选取的试点很具代表性:该地段东沿是全区唯一一条正在创建省级生态河的江东直河,涉及农户17户(包括外来人口在内共计95人),其中8户是拆迁安置户,代表新农村建设农居点,9户是普通农居房,将试点区块居民的厨房废水、洗涤废水和排泄污水全部纳入污水管网。

  河庄街道通过对无动力、微动力、人工湿地等5种污水处理模式的处理效果可视化、可量化监测分析,确定每人日均污水量、最佳停留时间、最佳处理模式、不同模式的优劣,从而为街道乃至全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通过试点,河庄街道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有了更为直观深入了解,经过详细的数据比对,选取投入成本适中、处理效果达标、运营管理方便的微动力(电力)模式作为全街道推广的农村治污模式。

  目前,江东村其他563户农户的污水纳管治理工作也已全面展开,正在进行管网和污水池的施工建设,预计10月底完工。这也是全区首批已经从方案设计进入实质施工的村之一。此外,建一村、向公村、闸北村等均已根据试点结果,修改完善好方案,进入招投标流程。

  做法三

  摸索中完善确保最优最省

  实验展示区的建设,既解决了该地区多年遗留下来的污水横流、蚊蝇滋生等老大难问题,也通过景观绿化、道路硬化、管道埋设等,彻底改观周边环境,全面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质。“以前污水都排到直河里去的,现在集中处理了,河水干净了,周边环境也好了。”70岁的何成友老人高兴地说道。

  直观的成果显而易见,背后的付出更值得称道。

  “五水共治”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原先污水纳管重点是排泄废水,但现在将厨房废水、洗涤废水纳管提到了同样的高度。为了顺利推进实验展示区建设,街道、村两级干部确保至少上门3次,三天两头跑工地抓进度、抓质量,协调解决各项困难。

  第一次上门看现场,了解屋内管网架构;第二次上门确定管网走向,细化破地等路线;第三次上门看图纸,并由村民签字确认。苦口婆心地劝导动员,得到了试点区块老百姓的衷心支持。

  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验展示区的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的返工,积累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为全面推广农村治污工作少走了不少弯路、节省了大笔资金。如通过实验证明了砖砌井存在渗漏,后对承压要求较高的地段改用混凝土预制井,在无承压要求的地段采用塑料窨井,最大限度节省开支。

  值得一提的是,河庄街道在出户井的选用上,摒弃了格栅沉槽井,改用流槽井。按照原先因为考虑废水中有杂物,设计时用了一户一格栅井,但在施工中发现,一是造价高,每个格栅池(1.2米×1.2米)造价在3500元以上;二是有气味,格栅井是沉底井,有50厘米积水,会造成蚊蝇滋生,易造成二次污染。该街道在施工中根据实际,要求设计单位调整图纸,采用一户一预制混凝土流槽井(0.5米×0.5米),每个造价不到500元,每排4-5户农户一个格栅井(0.5米×0.5米),既降低了成本,解决了二次污染的影响,也方便清掏管理。

  做法四

  杜绝一刀切因地制宜治污

  一直以来,河庄街道都十分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这也造就了目前河庄特殊的街情。全街道没有黑河、臭河、垃圾河,排泄污水纳管率已高达64.7%,钱江片4个整体拆迁村已全部实现污水集中纳管,蜀南、同二等村50%以上实现纳管。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无疑会造成投资浪费和群众不满。

  河庄街道立足实际,从街道一盘棋整体谋划,充分整合各村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争取以最小的投入,采取最经济实用的治污方法。各村有各自的治污绝招。

  污水处理池上建起公园,是不少地方普遍采取的方法,河庄街道向公村的不同之处在于,公园中央立着一块大大的太阳能板,采用绿色能源,为地底下的污水处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微动力。

  炎炎夏日,记者走进建一村,村旁的荷花池一下子吸引了眼球。荷花盛开,蜻蜓点水,一阵微风吹过,荷叶斑驳,花枝摇曳……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建一村的生态处理池,生活污水经厌氧处理后流入池子。像这样的生态处理池,建一村共有2个,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

  早在2005年,建一村率先开展了户厕改造,采用无动力厌氧技术,对全村的生活污水进行独立纳管处理,建造了总容量1100立方米的3个污水处理池。2011年,该村又建造了10个“厌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实现了对小范围聚集的农户组的日常生活污水进行纳管处理。截至目前,建一村农户生活污水(排泄污水)纳管净化处理率达85%。

  河庄街道根据建一村实际,要求该村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改造,在污水处理池加入微动力处理环节,并全面实现全村630户的厨房废水、洗涤废水和排泄污水纳管工作,预计该项投入将达600万元。

  此外,根据所处地段,闸北、群建、群欢、向前、向红等村的污水管网将全部纳入集镇管网,同一村则纳入工业园区管网。街道办事处主任杜晔彪说道:“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既避免了二次重复建设,也确保了实际的治污成果。”

  做法五

  一步做到位不搞“重复工程”

  河庄街道今年计划完成集镇污水管网建设6000多米,截至目前已建设3000多米。该街道推行“先管网,后项目”,科学规划公建和住宅,建设时做好雨污分流;对无法配套污水管网的公建住宅项目不得立项、不得建设、不得投入使用。

  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涉及破路、入户等问题,较受老百姓争议。为切实破解这一问题,河庄街道统筹安排,采取一步到位全纳入、多项工程同时建等做法,毕其功于一役,切实将对老百姓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江东村有582户农户,还有507名外来租房人员。按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象,主要是户籍农户。在街道的衔接下,江东村将村内小企业以及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区等全部纳入管网,确保不留死角、不存盲点,也避免了二次重复施工。目前,污水纳管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开展,路面以下管网铺排已经完成。

  闸北村更是体现出了超前的眼光和务实的服务。该村将污水纳管、自来水一户一表、天然气管道三项工程统一列入计划,打包制作方案,力争通过一次施工,解决事关民生的3项工程。目前设计方案、财政审价等均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

  新闻链接

  河庄“五水共治”同步推进

  “五水共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河庄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同步推进。沿河拆违全面完成,河道整治已见成效。投资600万元的一工段横河综合整治工程已完工,其他三条河道完成疏浚工程。江东直河争创省级生态河道,河岸景观绿化已进行再完善。生猪禁限养工作顺利推进,已全面完成18家养殖场关停拆除签约工作,10月底前可完成养殖场拆除和土地复耕工作。今年,河庄街道自加压力,将关停6家小化工企业。目前已完成评估核对,其中3家已关停。28家提升企业计划总投资1.3亿元,目前正全面开展提升整治。河庄排涝水工程深入开展,全面提升辖区农田防洪排涝能力。目前,建设、三联、江东三大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工作已完成,提升面积达6100多亩,项目建设总投入预计在500万元左右,为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打下坚实基础。(文/记者 茅徐锃 通讯员 陈狄锋 摄/通讯员 沈雷 记者 葛亚琪 制图/记者 彭鹏)



作者:记者 茅徐锃 通讯员 陈狄锋  编辑:张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