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媒体行——瓜沥 > 文化旅游 > 正文

拦海古塘——北海塘

更新时间:2013年11月25日 10:26    内容来源:   

●史海钩沉

拦海古塘——北海塘  

根据《瓜沥镇志》记载:北海塘的塘头,就是瓜沥塘头。    

北海塘分东、西两段,东段由瓜沥至绍兴斗门三江闸止;西段自瓜沥至西兴固陵关,总称北海塘。从西兴到闻堰旧时称西海塘,由于北海塘处杭州喇叭入口,水势凶猛,屡建屡毁,几千年来水患不断,严重危害钱塘江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北海塘始建何时,据《越绝书》记载:零星堤坝于越国时代就有出现,其中提到山阴,会稽平原的航坞山,据考证即瓜沥航坞山。这说明北海的形成最早约在2000多年前的越国时期。到唐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北海塘进行了全面修筑,是初具规模的防洪塘堤。    

曾任绍兴太守汤绍恩和马秦人称汤·马二公,为治理海患,保护生灵,多次奏报朝廷,请求拨银修塘。经几代人的努力,防洪塘堤逐渐改造为一线泥石塘。又历经宋、元两朝,北海塘且屡圯屡建。    

另据《越绝书》记载: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意思古越先民以钱塘江南岸为生,而这个地方且是一片浅海滩涂,只有鸟在觅食,是正在逐步形成的沧海桑田,由于水系丰富,在大禹治水前大多数地方且是沼泽地,而水患无穷,民不聊生,业经大禹治水后,最早形成的第一条在钱塘江的防洪堤——北海塘。    

在东汉末年,时任绍兴太守马秦,为重新治理北海塘,把他毕生精力都用在治理北海塘防洪上,为防止水患侵袭而造成的坍江或决堤,淹没宁绍平原,为此由萧山县(永兴)至会稽又筑避塘一条(防钱塘江大潮第二条防洪堤),即从长山、螺山、杨汛桥、江桥、江塘、湖塘、新塘、型塘一线修塘堤一条。由此而与奸臣作对,马太守被朝廷处以绝刑。后世百姓为纪念他治理水患为民造福的功德,在绍兴斗门三江口建汤·马二公庙。    

40多年前,笔者去柯桥办事,曾向当地人了解有关避塘一说,并找到了自钱清浜舍至湖塘一带的残存石塘遗迹,约高3米多,宽7米,由石条双连迭成的石塘,亦称“避塘”。    

现存北海塘遗迹系明代洪武年间建造,因建筑合理,又具有一定科学性,与以前海水冲毁相比大为坚固。由于明代背海塘建造和刘国师有密切关系,所以也流传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浙江处州青田县有个名声十分显赫的青年书生,姓刘,名基,字伯温,世代书香门第,是宋代杨国公刘光世的子孙。14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由于才高八斗,后任浙江省的儒学副提举,在任时期由于他不满元朝元顺帝的腐败朝政,后弃官还乡,并经常往来青田和绍兴亲戚之间,因此他非常了解浙江水患严重,百姓常受水灾侵害,民众怨声载道,而当时的地方官员和朝廷不闻不问。而他对钱塘江两岸的水患情况也很了解。    

元朝末年朝政腐败,义军领袖朱元璋迅速兴起,并请刘伯温为军师,由于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军事战略,击败了方国珍、张士诚和陈友谅各个起义军,很快统一了中国。    

于公元1368年3月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建都应天(今南京)。朱元璋拜刘伯温为国之军师。有一天朱问刘:“开国典礼哪一天好?”结果刘伯温给朱元璋拣了个好日子,果然久雨放晴,天气很好,因此当时颂刘国师不仅是个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天文学家。    

正因为如此,刘伯温住绍兴期间,曾经多次踏勘沿钱塘江一带水灾情况,并且掌握了大潮的规律和现有防洪设施的缺陷,经过分析以后,他认为北海塘遭冲毁的原因有三:一是历代建修没有长远打算,也没有永久性考虑,都是临时抱佛脚,因此抗御能力差;二是修筑海塘缺少科学性,笔直一线塘容易受潮水冲击,直接受力面大,容易冲毁,因为潮水没有回旋余地,是经常毁堤的主要原因;三是哪里冲毁哪里修,没有通盘考虑,劳民伤财。    

针对上述原因,明朝国师刘伯温终于想出了彻底根治海塘的办法,并在绍兴上方桥和柯岩开采石条,海塘由直线型改为弯弯曲曲型,海塘石条由横放改为直垒,增加了海塘石条的厚度和牢固性。经过仔细核算后,申报朝廷,请求拨银。    

洪武皇帝很快批准了地方政府奏章,让刘国师全面负责治理钱塘江水患工程。建塘伊始,刘国师亲登船向钱塘江行,并另率数艘满载砻糠船只,叫船工边行边把砻糠倒入钱塘江,正值偏西北风,任风吹动,砻糠轻飘浮水面,均被吹到江边,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砻糠线,随之刘国师下令就按砻糠线为新建塘基线,并按此基准线筑塘。从此以后,刘国师用砻糠筑塘的故事,在当地被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下来。    

为什么刘国师要用砻糠来为这次建防洪堤打基础呢?当时许多在场官员均不解其意,后经他随从的工程人员解释,方知刘国师为修钱塘江防洪堤用心良苦,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而又科学的方法,即原一线型防洪堤易毁,改成弯弯曲曲型防洪堤,则能缓解潮水冲击力,并且能使汹涌的大潮对江岸冲击力由直接改为迂回,和我们现在围垦大堤外造丁坝一样,可以分流潮水撞击江堤力度,使塘堤受到的直接冲击力减轻,这样既保障了海塘寿命,又减少了毁塘决堤的危险。    

所以自明代以后,海塘冲毁大大减少,使沿塘的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钱塘江江流改道,由中小门入海,随之海宁县大幅度坍江堤,形成南涨北坍的局面,原钱塘江北的赭山、青龙山、红山、蜀山以南,靖江殿、甘露庵以北的土地变成江南地带,原靖江殿以南江百和瓜沥、坎山以北的江面很快成为一片滩涂地,与海宁县因坍江留在江南一片土地连接成为一块,重新呈现江南江北区域。由于钱塘江的改道,不久,原来的钱塘江成了大片沙地,沙地之称也由此而来。    

钱塘江也由原来必须经瓜沥和坎山的小转弯江流,变成了直流,因此减少了阻力,也结束了过去坍涨不定的局面。随着沧海桑田的变化,“沙地”垦荒兼施而棉桑遍地,出产富饶。北海塘内住户纷纷迁入“沙地里”居住垦种,人口衍生,又是一番男耕女织景象。    

北海塘瓜沥塘头也逐渐失去了昔日抗洪防御的作用,仅作为一个古迹存在,从此汹涌大潮也不再经过瓜沥。    

1955年萧山县人民政府决定,建设衙前至瓜沥公路,部分北海塘塘堤拆除,而今倚塘建市的瓜沥镇不断向塘内外发展,瓜沥镇又成为省级小城市试点试点镇,一个崭新的面貌正在呈现。    

一条几千年的古北海塘,经历了多少历史时期,又见证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且被世世代代地流传下来。当然能保存下来的毕竟已是沧海一粟。(项宝泉 整理)  



作者:  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