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 > 媒体行——瓜沥 > 文化旅游 > 正文

南大房,萧山明清古建筑群范本

更新时间:2013年11月25日 10:22    内容来源:萧山网   

省文保单位许氏南大房。  

南大房位于瓜沥镇党山集镇老街的南端,这里河流纵横交织,桥梁众多,沿“湖河”是鳞次栉比的老房子,南大房正是被一湾河水围绕的许氏家族居住的大宅第。    

据《山阴碧山许氏宗谱》记载,许承一娶党山孙氏为妻,于明·嘉靖年间从绍兴马鞍迁至党山,建老台门,传至第四代,分出八房,各建屋宇,另立门户。大房于万历年间跨河建房,因其是大房,又居于大家庭的南端,故其宅第名为南大房。    

上覆小黑瓦,外饰白粉墙,圆石柱,石门槛,实木大门。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伯告诉笔者,过去人还没进大门,老远就能看到一块书有“大夫第”(清代高级文职阶官称大夫)的匾额悬挂在门楣上,这就是南大房的台门屋,俗称“台门斗”。    

跨过石门槛,则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天井,天井内侧是正厅。正厅的屋披上有突兀的“老虎窗”,可通风通光,可晾晒衣服,也可作嘹望台用。    

进入正厅,厅中央的梁间有粗犷简约的木雕斗拱,有灵芝、如意等形状,还有荷花倒转的和合形。厅后是一个退堂,退堂内侧是个小天井。过了这小天井就来到了祭奠先祖神灵、摆放先祖牌位的香火堂。这是古代民居建筑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布局。    

过了香火堂,又是一个大天井。天井两边各置有用石板砌起的“天落水池”,池旁各放置着长条石凳,上面可以摆放花盆和晾晒东西。两旁有四扇大小不一的砖雕隔窗。隔窗的砖雕图案是一只铁环穿鼻的异兽,采用透雕手法,线型优美简洁,雕技老道精致,既能使厢房内通风采光,又能通过隔窗使天井独立成院,并使虚实结合,不会影响房内的起居生活。    

过了大天井,就到了南大房的最后一进。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一进称之为九开间,是主人家的起居室,原门廊两侧是花格子的门扇,门扇的裙板上有雕技精湛的历史人物演绎图,还有‘冰裂纹’的漏窗等,九开间的后墙屋檐下,有一幅幅醒人耳目的砖雕长卷。”    

南大房自明代后,又历经清代和民国许家子孙的重修和扩建,其建筑整体古朴大气,并设有众多的公共设施:两个花园,大小十几座河埠,还有宗祠、庙宇、戏台、牌坊等,构成了许氏大家族完整的生活、生产环境。宅内宅外的石、砖、木三雕既有简洁明快,也有精雕细刻,件件雕刻瑰丽照人。虽然部分门坊、门扇倒塌或被人挪用,但整座建筑至今保存尚为完整,实为研究萧山古民居的宝贵实物资料和历史见证。(邵福勤 整理)  



作者:  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