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两会”— 聚焦2013萧山“两会”

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聚焦2013萧山“两会” > 两会·新闻全视角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

更新时间:2013年1月28日 8:42    内容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跳转到

  ——2013年1月9日在杭州市萧山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杭州市萧山区区长 李玲

政府工作报告

李玲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丁力孔徐冰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的总体部署,按照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把握机遇,主动应对挑战,务实创新,积极有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亿元以上,按可比价增长10%以上;农业总产值90.7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550亿元,分别增长7.7%、13.5%和9%;财政总收入230.6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2.68亿元,分别增长6.3%和8.2%;固定资产投资616.93亿元,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4亿元,增长17%;自营出口90亿美元,与去年基本持平;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847.67亿元,增长17.2%;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3%;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分别削减8.6%、9.96%、12.2%和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630元,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790元,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2.53%,比上年下降0.52个百分点。(注:上述指标中,除农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外,其余指标完成情况为预计数。)

  对照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各项具体目标,上述19项指标中,16项可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初目标,3项指标完成情况与年初目标尚有差距。一是地方财政收入。受宏观大环境和企业经营效益影响,税收增长趋缓,同时2012年我区加大了对企业的帮扶和减负力度,完成年初确定的财政收入目标有实际困难,经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调整为118亿元。全年实际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3.97%。二是自营出口总额和服务业增加值。由于受外需不足和房地产形势等影响,未完成年初目标。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合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完善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破解要素制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有效整合产业扶持政策。全面梳理整合各类经济发展政策,出台了加快经济转型产业提升的“1+X”政策文件,涉及资金规模达11亿元;当年兑现各类扶持资金9.49亿元。重点支持十大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对技改投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企业上市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做强做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深入开展“双重双送、合力发展”百日活动。围绕政策宣传、难题破解、项目推进等重点,组织开展“八个一”活动,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全区各级干部走访企业8755家,解决和答复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的各类问题1610个。累计使用政府应急专项资金29.44亿元;对风险企业开展协调帮扶工作,稳妥推进企业债务重组和风险化解。暂缓和减征各类养老保险费用6.35亿元,财政、国地税、海关等部门累计为企业减免各类税费31.7亿元。不断完善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制定了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率、工业企业生活用电用水计量单(分)设、职工宿舍建设管理、政府采购支持企业发展等规定。出台防范化解中小企业资金链风险工作办法,开展金融机构年度综合评价和行风评议活动,优化服务,规范和降低收费。建立了联系沟通、问题协调、提效减负和氛围营造等服务企业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二)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扎实开展“产业提升年”活动,着力提升产业层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十大产业引领发展。制定十大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机制和考核办法,设立十大产业重大科技专项扶持资金,加快30个产业集聚区和300家重点企业的建设和培育,预计实现增加值5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4.4%。现代农业提升发展。预计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值275亿元,出口交货值87.6亿元,分别增长5.7%和6.2%。农业特色产业实现产值87.8亿元。新增高效设施农业6900亩,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项目53个、种子种苗工程项目98个。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3个,面积3万亩。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家,萧山白对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批。江东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江东、益农两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扎实推进。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完成工业强区建设规划编制,被列入全省首批试点。化纤纺织、汽车及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分别达30%、22.5%和31.5%。规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占规上工业销售产值的17%;实现新产品产值1214亿元,增长17%,产值率24.2%。11家企业被列入全省骨干龙头企业,660家企业销售产值超亿元。重污染行业专项整治加快推进,淘汰造纸、电镀等落后产能企业16家、生产线65条。服务业集聚发展。深入研究服务业发展,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打造商务楼宇、商贸综合体、现代物流园等服务业发展载体。服务业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率达56.1%。商贸“新十大项目”有序推进,萧山粮食物流中心主体基本建成,实现生猪定点屠宰整合。完成51家村(社区)级农贸市场的提升改造,镇街级以上农贸市场星级规范检测室实现全覆盖。蝉联全省商品交易市场强区称号。有效落实“家电下乡”等消费政策,兑现补贴资金4171万元。成功举办旅游节、观潮节、花木节、购物节以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中国国际羽绒博览会等重大节庆会展活动,重点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全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9亿元。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文创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开展招商引资百日促进活动,合同利用外资14.8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67亿美元,均居全省县(市、区)首位;到位市外内资72.59亿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个、央企项目2个。“浙商回归”引进工作成效明显,预计到位境内外资金65亿元。加强外贸运行监测,推广出口信用保险,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40亿美元。新核准境外投资企业12家,中方总投资2.26亿美元,企业海外并购总额1.54亿美元,新设境外营销机构9家。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执行额分别达1.48亿美元和1.25亿美元。

  (三)全力加强有效投资。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坚持抓存量做大做强、抓增量招大引强,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努力实现投资速度与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加快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着力推进100个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东入城口综合整治、金惠路西伸等工程基本完成,建设四路东伸二期、通惠路拓宽整治、区老年大学及老干部活动中心等项目开工并有序推进,完成投资115亿元。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2号线萧山段12座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完成,进入铺轨阶段。新增电网投资7.5亿元、主变容量54万千伏安。八大十亿水利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投资5.35亿元。东片垃圾焚烧发电厂完成立项,外六工段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基本完成。保障性住房竣工8万平方米,开建18.6万平方米。强力推进拆迁工作,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开建安置房105万平方米共6038套。萧山城区建设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完成6.6万户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完成119个村和8个镇的电气化改造任务,提前实现村镇电气化全覆盖目标。建筑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完成农业技改投入6.4亿元,增长10.6%;限额以上工业投资247亿元,增长11.3%;服务业投资369亿元,增长25.8%。十大产业完成投资244.2亿元,增长21.4%。化纤纺织产业完成技改投资55.52亿元,增长3.1%。实现物流业投资82.73亿元,增长52.9%。台湾裕隆大陆投资总部、阿斯莫微电机、普洛斯物流、新农都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或建成投产。加强土地保护与保障。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批而未用土地清理和违法用地整改专项行动。完成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评审1.34万亩,开工整理1.05万亩;消化利用批而未供项目用地1.4万亩,清理供而未用项目用地1.06万亩;整改复垦违法用地856亩。收储经营性土地3200亩,出让6368亩,其中工业用地5247亩。争取各类建设用地指标1.48万亩。完善补充耕地指标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使用管理办法,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加强项目用地准入管理和批后监管,鼓励企业新建标准厂房,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1] [2] [3] 共3页
作者:  编辑:许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