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2013萧山两会谱写文明幸福新篇章

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喜迎2013萧山两会谱写文明幸福新篇章 > 党湾 > 正文

春泥护花 花更艳

更新时间:2012年12月27日 11:13    内容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春泥护花,花更艳

  党湾镇“春泥计划”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党湾镇“春泥计划”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知联会田老师带镇中村孩子走进“动漫世界”。

党湾镇“春泥计划”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林森集团董事长为孩子们讲课。

党湾镇“春泥计划”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大学生村官走进裕民村春泥俱乐部。

党湾镇“春泥计划”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卫东桥社区假日学校成了外来孩子的暑期乐园。

春泥护花 花更艳

  梅东村流动青少年宫假日学校里的孩子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党湾镇“春泥计划”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幸福村春泥学员在爱华学工基地学做圆规。

党湾镇“春泥计划”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区妇联老师教永乐村孩子做纸工。

党湾镇“春泥计划”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勤联村春泥学员在学农基地参加劳动。

党湾镇“春泥计划”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党湾派出所民警为老埠头村孩子做安全法制讲座。

党湾镇“春泥计划”实现村(社区)全覆盖

  区关工委老师给红界村小朋友做禁毒讲座。

  在7月12日镇中村春泥俱乐部开班仪式上,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沃岳兴和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叶建宏亲临开班典礼,对党湾镇实施“春泥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党湾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工作富有成效。

  今年,党湾镇18个行政村(社区)顺利实现了“春泥计划”全覆盖,村村办起假日学校、春泥俱乐部。为使“春泥计划”工作长效推进,该镇建立了在职教师、医务人员、大学生村官、企业技术骨干为主体的“春泥计划”师资库,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点三阵地”模式和分合活动模式。

  党湾镇“一点三阵地”模式,即以村教学点为基地,村周边企业、农田、商贸街为阵地,有效组织学员开展学工、学农、学商活动。据统计,今年党湾镇18个村(社区)共建立活动阵地26个。每个教学点挂牌运行,制度上墙。活动采用分合模式,前期由各教学点自行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课程,8月,将组织各教学点优秀学员到镇外开展活动。

  党湾镇“春泥计划”实施四年来,共有3200多人次的学员参加活动,受到了广大学员和家长的广泛好评。镇中村村民潘建英说,“我把孩子送到这里真是选对了地方,我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我们村里的领导。”

  党湾镇党委书记吴琴芳表示,“春泥计划”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帮助家长和用工单位解决后顾之忧,融洽干群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项解民忧、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实事工程,我们一定要全力推进此项工作,为建设文明幸福新萧山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今天,本报以专版形式,以记者亲历式的报道,将所见所闻真实地向读者展示,期望有更多的“春泥护花”行动,有更多的假期学校和俱乐部,为我们的未成年人搭建起文明、健康、幸福的成长平台。

  “春泥俱乐部”里好热闹

  ■记者姚建玲通讯员周建潮

  在一个可容百余人听课的村会议室里,一前一后两台50英寸的液晶电视,正播放着获奥斯卡奖的动画片《千与千寻》,萧山知联会田敏华老师正一边观看一边讲述……

  此情此景多像波音747大飞机上的贵宾大客舱,难怪在座的80多名小朋友个个看得很专注。

  根据镇中村“春泥俱乐部”课程表,7月20日主讲人为田敏华。田敏华是进化二小的老师,早上七点钟,她就从进化出发,驱车1个多小时赶到党湾镇镇中村,8时30分准时开课。

  镇中村的“春泥俱乐部”是目前我区办学规范、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假日学校”。记者从会议室门外张贴的课程表上看到,全年安排了34堂课,从3月5日“学雷锋行动”专题,到12月29日“元旦策划”,排得满满当当。课程内容既有科教类的,还有体验类的,可谓丰富多彩。主讲教师有学校名师,有企业老总,还有农技专家,连镇领导也走上讲台。8月3日,镇长俞沈江将为孩子们讲励志故事。

  据镇中村负责春泥计划的周建潮介绍,2009年,镇中村成为全区“春泥计划”两个实验基地之一。四年来,已有380多名未成年人来到“春泥俱乐部”参加活动。俱乐部活动重实践体验,内容涵盖领导在线、礼仪规范、安全自护、乡土民俗、心理教育、才艺比拼等,深受广大学生家长欢迎,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2010年,镇中村被杭州市授予“春泥计划”示范村。

  大学生村官做起“孩子王”

  ■记者姚建玲通讯员许世友

  倪春燕是庆丰村的大学生村官,这个暑假,村官变成了老师,忙着为学生们上课,和孩子们游戏,俨然成了“孩儿王”。

  7月20日,走进裕民村村委会议室,只见会议室坐满了小学生,倪春燕正对着一幅喜庆的年画,让孩子们猜猜有几个福娃。这幅名叫“六小争头”的年画,喜庆而又祥和,几个“富娃”或卧或站,小屁股顶着小屁股,煞是娇态可爱。乍一看,好像是三个,但换个视角,却成了六个,孩子们争着报数。

  倪春燕是浙江工商大学的毕业生,学文科的她,还是第一次当老师,上课时不免嗓门有些紧,声音也有些怯。但活跃的课堂气氛,顿时缓和了她的紧张心情。倪春燕便讲述起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从喜庆的红色,讲到祥和的菊花、荷花,再聊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争先上进的精神。”这是倪老师这堂课的主题。

  像倪春燕那样的大学生村官服务于学生假期活动,在党湾镇共有9位。他们各有专长,有的上计算机课,有的教手工编织,还有的教唱歌跳舞。因为年龄接近,上课活跃,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过几天,倪春燕还要到德北村去上课,那是村假日学校从师资库中亲点的。

  “能成为春泥计划的志愿者,我觉得很荣幸,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特别有意义,我明年还会参加。”倪春燕如是说。

  农家孩子乐学手工

  ■记者曲行森通讯员陈雪刚

  7月20日,在梅东村300多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室里,来自区青少年宫的李婧静老师,正在讲解创意美工课程。李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孩子们听得认真,学得仔细。不一会,孩子们都按照老师的方法,折出了一只只活灵活现的纸蝴蝶。

  这是梅东村流动青少年宫假日学校里的一幕。从7月11日起,每周有四个上午,村里的58位3-6年级的孩子,都会在这个假日学校里,学习村里精心安排的文化、趣味课程,带给这些孩子丰富多彩的假期体验。

  假日学校里的授课老师,有的来自区青少年宫、党湾一小,还有的来自区关工委、第一职高、益农初中等单位。李婧静说:“针对农村孩子的特点,在讲课内容和方式上,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到平时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

  今年5年级的钱波告诉记者,这两天上李老师的课,不仅有今天的折蝴蝶,还有绘画、用纸杯做小动物等创意手工,很有收获。钱波的爸爸妈妈都在上班,暑假里她自己呆在家里除了做作业,再没有别的事可做了,能参加这样的假日学校,他特别开心。每天早上,都会骑自行车,早早来到教室里。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村里还专门安排了班主任,负责假日学校的管理。在上课之余,假日学校还利用村里的乒乓球室、棋牌室等,安排了一系列孩子们喜欢的文体娱乐活动。

  董事长的生动一课

  ■通讯员王啸虎章惠江

  7月19日,新梅村春泥俱乐部的20多名小学员在老师和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杭州林森建设集团,集团董事长章关根为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

  章关根从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起,讲到自己小时候家里兄弟多、条件差,只读了三年书就辍学到生产队参加劳动。19岁那年参军入伍,在部队里刻苦学习,光《毛泽东选集》就读了4遍,写了17本笔记,不但增长了文化知识,还学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为他以后的成功创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章关根还结合自己对女儿小时候励志教育的事例,让同学们平时在家里少看电视、少玩电脑,要帮爸爸妈妈多做家务,不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增强生活自理能力,“这对以后外出上学、就业都有好处。”章关根鼓励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学习,立志成才,长大后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听完课后,学员们都深受感动。暑假过后就要读五年级的朱晓伟小朋友说:“我们要珍惜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学习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神,勤奋学习,长大后成为有用之材!”

  外来孩子的“快乐之家”

  ■记者曲行森通讯员陶利萍

  卫东桥社区外来人口较多,假期里这些家长往往因为工作,顾不上管孩子。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也为了让这些外来孩子过上一个安全而充实的暑假,社区开办了“春泥计划”暑期班。

  7月20日,记者来到卫东桥社区暑期班采访,还未走进教室,一阵阵欢笑声传入耳际,那是孩子们聚在一起上棋类课。据卫东桥社区干部介绍,暑期班31名孩子,有29名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自7月14日开班以来,每周三、周五上午,都会有老师给孩子们上课,让这些孩子过一个不一般的假期。

  正在给孩子们讲课的顾行之,是社区大学生志愿者。顾老师先让每个孩子在小纸条上写上自己最喜欢的课程,然后按他们的需求选定授课内容,包括生活小窍门、小学生作文技巧等内容。

  4年级学生刘巍的爸爸妈妈都在企业工作,以前每逢暑假,刘巍都会被爸爸送回江西老家,让爷爷奶奶照看。今年暑假前,社区下发了开办“春泥俱乐部”的通知,家长马上报了名。“这里的课堂有空调,还有老师给我们上课,比待在家里好多了。”刘巍说:“在这里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特别开心。”

  暑期班的开办,更让这些孩子的家长感到第二故乡的温暖。刘智华是刘巍的爸爸,他来到党湾三元集团工作,已有5年了。他说:“假期里往往顾不上孩子,社区能办这样的假期班,作为家长感到很温暖,感受到了党湾镇党委政府和社区对我们外来务工人员的关爱。”

  学工基地的小小“实习生”

  ■见习记者蒋超通讯员张丹

  “你瞧,我已经装好三个圆规啦!”蘑菇头、小花裙,笑容甜美的周渊颖小朋友自豪地向身边的“师傅”展示她的劳动成果,而那位组装女工李露露也毫不掩饰赞美之情,“很不错,学得可真快呀!”

  7月20日上午,在杭州爱华文具有限公司的圆规生产车间内,一群小小的“实习生”打破了车间的安静,原来,30多位幸福村的小学生,来到爱华文具参加假日学校学工体验。

  装零件、灌笔芯、套外壳……为了让小学生们对平时使用的文具有更深的了解,幸福村“春泥计划”带领孩子们走进爱华,实地参观实践。

  井然有序的车间内,因为有了孩子们的到来而充满了生机。看着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各司其职,手脚麻利,孩子们都觉得十分新鲜。

  “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这是生产车间墙上的标语,也是员工们的自我勉励。虽然手把手的教学有些繁琐,但工人们还是用充分的耐心和爱心来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有的小朋友以为灌笔芯很简单,却总是容易弄断;有的小朋友觉得拼接圆规不会难,却总是因为手滑导致偏差……当大家真正自己动手时,或眉头紧锁,或迟疑迷茫,一张张稚气未脱的小脸上,都流下了汗水。

  第一次亲眼看到圆规的生产流程,周渊颖小朋友一脸正经地说:以后还真的要多珍惜我们的文具了。

  据带队的金老师介绍,此次活动吸引了36个小学生参加,以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为主。实践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会写下自己的亲身感受。而这次车间的实践活动,必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经历。



作者:  编辑:高梦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