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2012萧山区领导干部读书会 > 萧山媒体综合消息 > 正文

开放创新双驱动 转型升级优发展

更新时间:2012年10月17日 7:2    内容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萧山学习考察团第二批转赴苏州昆山“取经”

  昨日,李玲、谭勤奋等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区管干部组成的学习考察团转赴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学习考察,受到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和昆山市委、市政府的热情接待。

  在苏州工业园区期间,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伟强看望了考察团一行。考察团在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王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建中等领导的接待和陪同下,实地考察了综合保税区、金鸡湖景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等地。在昆山期间,考察团一行在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路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玉林,市政协副主席谈祥生等领导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花桥经济开发区规划馆、中银商务公司、花桥国际商务城、昆山开发区龙腾光电、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成果展、昆山高新区华恒焊接工程中心、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地。

  以创新作为制胜法宝

  苏州工业园区按照“新理念、新目标、新形态”和“新产业、新城市、新人才”的要求,突出创新型经济,加快推进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在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李玲详细询问了创新区的功能布局、科研体系和产业生态。当了解到创新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已吸引22所院校和1所国家级研究所入驻、建成近200个研发机构和平台、集聚了1500家科技型企业时,考察团成员们啧啧称赞。在创新区内的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李玲饶有兴致地听取了研究所负责人关于纳米技术在仿生、新材料、医药等领域的产业应用介绍。纳米研究所是中科院、江苏省、苏州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出资创建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承担了420余项国家“973”、“863”等各类科技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陪同考察的苏州工业园区领导介绍说:“我们正以中科院纳米所为龙头、以纳米技术为引领,加快培育光电新能源、软件及创意、生物医药、生态环保、融合通信五大新兴产业。”在昆山,考察团一行参观了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液晶面板研发、生产、销售企业。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纳米所和龙腾光电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两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显著成效。

  以开放作为成长引擎

  回望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的发展之路,就是一条开放之路。苏州工业园区本身就是对外开放、中新合作的产物,有8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45个项目,近年来园区平均每天到账外资超500万美元。考察团一行来到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据介绍,这是全国首家综合保税区,比照保税港区的相关政策,并从国际航空组织争取到了城市航空代码,以虚拟空港的模式,实现了与周边所有国际机场的正反向成功对接。李玲特地叮嘱空港新城负责人,要认真研究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创新做法和经验,提升空港新城的开放层次和发展水平。在昆山,考察团了解到该市拥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17.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855亿美元,利用台资占大陆九分之一,是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李玲表示,萧山开放度较高,昆山以开放促发展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榜样和实现路径。

  以转型作为升级动力

  在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两地负责人频频提及“转型”。无论是发展思路、开发模式的转型,还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转型,都给人以启迪。考察团一行漫步在苏州工业园区的金鸡湖景区湖滨大道,微风拂面,碧波荡漾,景、园、城浑然一体。据了解,2012年7月金鸡湖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苏州工业园区则被授予全国首个“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园区即景区、商务即旅游”的城市商务旅游模式日益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昆山在“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方面的许多做法也给考察团成员带来了诸多启示。昆山依托台资企业密集的优势,规划建设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着力打造台湾商品进入大陆的第一站和服务江苏、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台湾商品集散地。在花桥服务外包园区,考察团一行参观了中银金融商务有限公司。昆山目前已集聚法国凯捷、美国简柏特等一批知名服务外包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链。

  在萧山与两地的工作交流座谈会上,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的领导分别介绍了本地的发展情况和有关做法经验。李玲对两地的精心安排和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指出,此次考察大开眼界、收获颇丰,苏州工业园区和昆山紧扣开放、创新“双驱动”,在转型升级中突出“开放提质、创新引领”,呼应国家战略,瞄准国际前沿,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大手笔完善平台载体的功能布局,大气魄打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决心之强、速度之快、势头之猛令人震撼。萧山要认真学习借鉴两地在城市发展、产业提升、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推动萧山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作者:记者 卢卓琳 洪科  编辑:许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