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萧山网首页 > 2012萧山区领导干部读书会 > 考察地新闻 > 正文

寻找创业者的“车库咖啡店”— 张江创新力突破调查

更新时间:2012年10月23日 9:39    内容来源:解放日报   

  3月14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三晚上,张江高科地铁站旁的博雅酒店灯火通明,上百位草根创业者云集于此,参加一场特殊的演讲会。

  没有席卡,没有圆桌,甚至没有椅子,听众席地而坐。夜渐深,赶来的人越来越多,后来者只能围在大门口,踮着脚听演讲。大厅的中央,聚会组织者——Italk新经济沙龙的创始人孔华威一点不介意听众的随意,讲到激动处,指着身前的年轻人大声问:“你们有没有信心成为创业黑马?”台下一片欢呼,山摇地动。

  Italk是目前张江高科技园区最受欢迎的创业者聚会,每两个星期的周三晚固定在博雅酒店举行。不收门票,也没门槛,有志于创业的人都可来聆听。更重要的是,年轻人可以相互激励,倾诉创业路上的甜酸苦辣。在这里,风险投资家也时常出没,就像马路星探,期望挖掘到尚未发光的“金子”。

  让创意离生活更近

  创业环境,无疑是考量一个高科技园区是否适宜创新的重要指标。

  什么是创业环境?有人看租金高低,有人问政策多少,也有人在乎服务好坏……事实上,对来张江寻梦的人来说,关心的不仅仅是工作和赚钱,他们还在乎周边生活是不是便利,创业文化氛围够不够浓厚。

  初见阿诺,你肯定不会认为他是一家企业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休闲格子衬衣,爽朗的笑声,激动时会将腿盘到椅子上的习惯,无不透出年轻人的洒脱和狂放。本名伏彩瑞的阿诺,刚过而立就创办了沪上颇有名气的外语学习网站——沪江网,员工人数已由最初的30人扩大到300人。近年来,张江园区不断增设新的生活配套,但集聚的白领增长更快,这让阿诺有了苦恼:“公司对面有一家罗森便利,每天下午那里的货柜都会被买空,附近缺少大型购物中心,公司里的小姑娘们中午休息时也无处可逛。”对阿诺们来说,创意需要离生活更近。

  河马动画的徐克则更渴望一种氛围。来上海十年了,徐克仍是一口韵味十足的京片子:“中关村要挖我回去,说你一个北京人待这儿算怎么回事?我说,不去!我对张江特有感情,我是新上海人。”他特别希望张江能像硅谷那样,多一些“车库咖啡店”。创业者来到店里,点上一杯咖啡就能享用一整天的开放式办公环境,有会议室,能免费上网,还有打印、传真等服务。“更重要的是,那里有形形色色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有说不完的创业故事,有随时都会点爆的创业灵感。”

  与创业者平等对话

  创新因子的培育,远比建设园区来得复杂。如今的大多数高科技园区,产业区、研发区、生活区、大学区等,都规划得井井有条,但创新力量却不那么容易“对号入座”。说到底,在新经济时代,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这一切是规划不出来的。“这就是创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最大不同,大工业可根据图纸谋篇布局,而创新只会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迸发,靠外力催生,有时会适得其反。”孔华威认为,创业环境不仅靠硬件打造,更重要的是,政府的角色能不能转变,能不能对创新更包容,对失败更宽容。

  “1号店”的成功便是最好的例子。当年,创始人于刚找到张江,说自己要办“网上沃尔玛”。那时电子商务还是一个新名词,于刚花了大半天时间,向招商人员解释自己的宏伟蓝图。最后,张江高科副总经理顾学励对他说:“你就在张江试试吧,我们给你最优惠的物业租金。”因为这份理解和宽容,中国最大的网上超市“1号店”就此诞生。

  “政府管理人员和招商团队可以允许自己不懂,允许自己对产业和市场的敏感不如创业者,这样才会抱着包容心态去平等对话,理解创业者。”孔华威说,在硅谷有一句名言:“正是因为微软不懂雅虎,才诞生了雅虎;雅虎不懂谷歌,才诞生了谷歌;谷歌不懂脸谱,才诞生了脸谱。有时候‘不懂’才是‘真懂’,政府才能做真正的伯乐。”

  四个汇聚助力梦想

  张江人,自然明白这个浅显却深刻的道理:必须从园区的规划者、主导者,转变为创新力量的培育者,创业环境的营造者。用张江高科技园区常务副主任、张江集团总经理丁磊的话来说:“创建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为此,张江提出了“四个汇聚”:汇聚最前沿的科技产业和研发机构,汇聚最活跃的创新创业力量,汇聚最强劲的金融资本、交易力量,汇聚最创新、最有效的服务体系。

  松涛路489号,是一座老旧的写字楼,外表经风雨剥蚀,已有些褪色。张江预孵化器就设在三楼,是一大间配有绿色落地窗的敞开式办公室。在这里,驻扎着20多家小微企业。说是企业,其实每家公司只占一个或几个方格,每个方格由一张简易电脑台和一把转椅组成,与一般的办公室空间无异。只不过,在通常镶嵌员工姓名的地方,贴着的是公司名称,还有正式的独立门牌号。坐在格子里的人,几乎个个是老板,同时又是秘书兼财务。他们大都是大企业的中高层,或是科研机构的技术骨干,正筹备挥别“固定饭碗”,自己下海大干一场。

  预孵化器正是做创业“热身”的好地方。只要项目被批准入驻,创业者就可以不费分文在这里办公6个月,谋定而后动。如果6个月后,创业者决定继续干下去,那他可以走出489号,穿过地铁站,进入蔡伦路1690号的标杆孵化器办公楼。在那里,一个接一个的小房间沿走廊分列左右,每个门前都挂着公司铭牌,走廊的尽头,则是整座楼的公用会议室。就像电子游戏中的 “升级”,创业将进入更富挑战的新阶段。

  有调查显示,每1000个创业者中,大约只有10个人能在两年内把自己的“一间房”变成“一层楼”,只有1个人能在10年内把“一层楼”变为“一栋楼”。而张江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为怀抱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提供最大的便利,降低创业的进入门槛。为此,张江不断完善各种扶持政策,去年新出台的“张江新十条”也明确,园区将探索企业参与管理的新机制,未来企业在张江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今天,在整个张江高科技园区,只要拨打服务热线 400—800—0066,“创业大管家”就能提供包括住房、出行、签证、子女入学、企业投融资在内的各种服务。而走过金科路地铁站,你会惊喜地发现,一座超级购物中心正在拔地而起……

  更便利的乐活设施,更开放的创新体系,更自由的创业环境,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激发出张江新的活力——这就是创业者最想要的那杯“咖啡”。



作者:  编辑:章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