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潮同行:首届全国网络媒体萧山行专题
首届中国国际(萧山)跨湖桥文化节
首届中国国际(萧山)跨湖桥文化节进入倒计时
生活场景再现
八千年前一个儿童的头盖骨
 萧山网首页 >> 第二届全国网络媒体萧山行 “走进8000年文明” >> 文化萧山
运河文化
2010年9月21日 9:23    www.xsnet.cn    萧山网 
页面功能 【 】【打印】 【关闭】    跳转到页   

  萧山古镇街市形成发展之动因

  萧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一批古镇街市,它们象颗颗明珠撒落在钱塘江南岸这方美丽土地上,曾经是萧山的辉煌和骄傲。随着城镇建设步子的加快,今天,有的古镇已被拔地而起的新城所取代而不复存在,有的因建设江塘而被拆除,幸存下来的,许多已是人去楼空,门庭冷落,风光不再。然而,萧山现存古镇老街,尚有楼塔、河上、戴村、临浦、义桥、径游、欢潭、山头埠、所前、衙前、长巷、瓜沥、党山、坎山、靖江、义盛、头蓬、赭山、长山等约20个,数量十分可观。尽管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古镇的旧有轮廓和老街的基本格局不变,其中少数老街的风貌还相当完好。临浦古镇数十条街巷纵横交叉,俗称“饭架街”,现有山阴直街、山阴横街、扇面街、萧山直街、萧山中街、中沙街、西市街等,约2000米。20世纪60年代以来石板街面改成水泥路面,局部店面改建,但街市古风依旧。坎山老街上街、中街、下街一字形长2500米,为萧山最长的古街,横穿双桥村、孙家弄村、东社村3个村,有草庵弄、方家弄、泥水弄、孙家弄、郁瑞弄、广福弄、泰盛弄等10多条弄巷与之交叉。街上有汪兆隆、同泰当等数座深宅大院和台门。旧时中街和下街店面集中,最为热闹。有同兴布店、天生堂药店、天子堂药店、济生堂药店、葛百堂药店、陈兴南货店、李德和南货店、泰济南货店、李志方南货店等一批叫得响的老店,今旧址可寻。老街仍保留着清代建筑风貌,宽3—4米,两侧店铺多为一层木结构房,临街木板排门或矮墙排窗,出檐不深,悬山顶居多,前后披均很长。下街仍开着数十家小店,市面不算冷落,有打铁店、竹木器店、剃头店、银锭腊烛店等难得看到的“老行当”。衙前老街今存从古毕公桥往东近百米,原汁原味保留着清末民初老街风貌。石板街面,店面二层砖木结构,一楼前店后宅,矮墙上置活动板窗,活动排门。二楼临街板壁上书写着“衡昌号药店”,“同昌”米店等老字号店名。透过岁月沧桑,可依稀看到它们昔日的繁华。这些古镇老街是萧山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有必要有价值选择一部分予以保护。而探究一下萧山古镇老街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对于我们繁荣萧山商贸经济、开掘旅游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展示历史萧山的魅力,都具有一定意义。

  一、萧山位于江南富庶之地,农业、手工业自古较为发达,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贸的活跃,这是萧山古镇老街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萧山就有人类经济活动。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距今7000—8000年前,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就能制造生产生活所需的石器、陶器、骨器和独木舟,其原始农业和手工业水平,远远领先于河姆渡文化。蜀山遗址出土文物表明,萧山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铁器已广泛使用,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当时农作物除稻谷外,引进了北方麦类,还有大豆、赤豆、葛麻等,农户种桑养蚕,养鸡饲猪较为普遍。制陶业进一步发展,进化等地出土的近20处越窑址,说明萧山是越国的重要制陶业基地。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还出现了煮盐业、制酒业。固陵,是越国的军港和渡口,航坞是越国的造船基地。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一时期商业活动比较频繁,专司商务的商人开始出现。上世纪50年代祗园寺发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刀币,表明流通领域已经使用了货币。虽然从现有文字资料中无法找到当时集市的记载,但是,根据这一时期经济、军事、商业情况推测,萧山已经具备了集市的雏型。《越绝书》中有载的一些地名,如航坞、荏山、金鸡山等,很有可能已出现古集市。西施入吴前在固陵整妆待渡,从固陵具备供旅人食宿的条件来判断,它应是萧山最古老的一个集市。

  宋代萧山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湘湖水利工程的修筑,促进了萧山农业生产。宋室南渡,重视对一江之隔的近郊的开发,大批北方官宦望族随驾南渡,落户萧山,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人口剧增,有力促进生产力。其时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类增多,杨梅、莼菜成了朝廷贡品。手工业进一步发展,陶、瓷烧制技艺臻于成熟,萧山是南宋官窑的主产地,纺织业享誉江南。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集市交换,大大促进了商贸的活跃和集市的兴旺,茶叶、杨梅、樱桃、棉布、盐、夏纱、席、陶瓷等商品颇为走俏,集市增加。五代时已形成的集镇西兴(今滨江区)、渔浦、钱清(今绍兴)三镇,规模进一次扩大,出现了临浦、长河等一批新的集市。其时县城已具一定规模,南宋嘉泰《会稽志》有“古城周一里二百步”之载,县城格局开始打破长期以来“坊”、“里”的封闭概念,始沿城河两岸筑街设市,形成长长的街巷,店铺毗连。陆游《雨中泊萧山驿前》诗有“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句,“第三产业”之闹猛略见一斑。可以说,宋代是萧山集市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

  明清时期萧山农业、手工业得到较快发展。这一时期由于兴修水利取得很大成绩,如凿通碛堰山、筑麻溪坝、修筑西江塘备塘和北海塘。钱塘江改走北大门后,沙地的大量开垦,扩大了耕种面积。粮食和经济作物种类增加,清末又引种了黄麻。农业和经济作物的发展,为手工业提供了充足原料,纺织、砖瓦、造纸、制盐等行业发展较为显著。明代,一批古镇老街基本定型,明嘉靖《萧山县志》载,其时有三市三镇。三市,即县市、临浦市、长山市;三镇,即西兴镇、渔浦镇、钱清镇。到了清末民初,随着近代民族资本的壮大,一批古镇街市渐趋成熟鼎盛。不但表现在街市规模扩大,经营门类齐全、商品种类多样,而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如临浦的米市,所前的盐市和水果市场,县城的土布市场,瓜沥和长山的棉花市场,临浦、义桥、闻堰的竹木市场,河上、戴村的土纸市场,长河的烟叶市场,坎山的蚕茧市场,长巷的蒲包市场等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集镇由明代的三市三镇发展到28个,如闻堰、所前、衙前、瓜沥、戴村、义桥、河上、楼塔、尖山、径游、头蓬、赭山、莫家港、长河(今滨江区)、浦沿(今滨江区)等。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全部经济活动的基础。萧山街市发展的历程,又一次印证了这一理论。正是由于自给自足条件下,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繁荣了经济,活跃了商贸,同时也缓慢地培育了市场,萧山古镇老街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发展成熟了。

  二、萧山地处钱塘江南岸,自古水陆交通便捷,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发达的水路陆路交通,促进了商贸活动,这是萧山古镇老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早在先秦时期,越国三大干道之一——从会稽向北至吴国都城姑苏的干道,经过固陵(今西兴),并且向东延伸至句章(今宁波),向南延伸至姑蔑(今龙游)(《浙江古代陆上交通简史》)。秦汉以降,这条古道一直是沟通南北、连接两浙的交通要道。朝廷官吏、商贾文士往来不绝。为方便官方文书传递,历代在这条古道上设有驿站。唐代,西兴已设驿站。南宋嘉泰《会稽志》载,宋时有梦笔驿、渔浦驿、钱清驿、日边驿(西兴)四个驿站。明清时期,以这条古道为基础,延伸出萧山至绍兴、诸暨、富阳等数条“山阴古道”,陆路交通四通八达。萧山江河纵横,水路运输称便。钱塘江、浦阳江、西小江等贯通境内,西晋时,浙东运河萧山段开通。浙东运河经钱塘江与京杭大运河贯通,是历代漕运的黄金通道。明代碛堰山开通,改善了浦阳江航道,萧山古代发达的水陆交通,有力促进了商贸的繁荣和集镇的兴盛。

  萧山古代交通对集镇形成发展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古镇老街的分布格局上,大都坐落在交通便捷之地,或依江临水,或干道要冲,而以濒水码头为多,这是因为水路运输在古代萧山的运输中比陆路更加突出和重要。西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设钱塘江古渡,唐朝为“浙东唐诗之路”入口,宋以后是浙东运河的起点,自古“通南北之商”、“候往来之使”(元·赵子渐《萧山赋》),自然而然形成“东南第一都会也”(明·嘉靖《西兴茶亭碑记》)。渔浦,也是古渡要津,又是古代溯富春江水路而上的唯一停靠码头,文仕商贾往来频繁,形成一个古商埠。浙东运河和西小江的碧水清流,孕育了县市城厢老街及衙前、所前老街。衙前东岳庙联云“龛赭锁重门,屏藩叠障;东西分两浙,吴越通衢”,道出了衙前古镇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古镇尖山、临浦、义桥、闻堰、浦沿老街的形成,显然得益于浦阳江的滋润。径游有“活水码头”之称,因交通方便,昔日游商甚多,故名径游。清嘉庆间韩羹卿曾作《径游村晚》诗云:“夕阳红堕岭西巅,江上余霞化碧烟。”瓜沥、党山、坎山、赭山老街等建在江塘上,塘即是街,街即是塘,而塘往往是通衢大道。山头埠老街建在贯通萧绍的山阴古道上。欢潭老街为萧、诸、绍三县结合部的干道上,“南诸暨而西萧山,山阴之角尖也”(《山阴欢潭田氏宗谱》),自然而然形成一个商贸集散中心。楼塔老街则在富、诸、萧三地互通的必经之地。总之,萧山的古镇老街座落在南来北往交通方便,人流物流集散两旺之地,这是形成街市的必要条件。

  萧山古代交通对集镇形成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促成了街市的商贸特色上。临浦旧有“活水码头”之称,凭着地处浦阳江和西小江交汇点的有利地形,成为南北货物集散转运中心。宁波水产、江西瓷器、闽粤干果、金华毛猪、绍兴锡箔、新安江竹木,以及本县的土特产等,都经这儿转运销售。米业、盐业、竹木业为临浦商业三大支柱,尤以米业为最。民国22年《中国实业志》将其称为浙江六大米市之一,至解放前夕有米厂、米行、米店58家,其中乾泰、陈德润、穗春旧称临浦三大米行。所前老街紧傍西小江,旧时有9舱、6舱大木船通过,交通称便,形成了所前数百年长盛不衰的盐市,南宋时此地就有盐商集散,始成街市。明朝时,设绍兴盐务批验所衙门,各路盐商云集,因街市在批验所前,故名所前。清代至民国初年,所前一直是著名食盐转运地。义桥、西兴等集市旧时“过塘行”特别多。义桥“过塘行”最多时有韩大来、瑞昌泰等18家,从事脚班搬运达700多人。西兴“过塘行”鼎盛时有72家之多,有专过客人的,专过茶叶烟叶、棉百杂货的。“过塘行”的业务性质类似现在的联托运及运输公司,这与义桥、西兴地处水陆中转码头,客商货物在此中转有关。旧时义桥、西兴的酒店、饭店、小吃店、茶店比较多,义桥最多时有景春楼茶店等大小36家茶店,西兴有32家茶店,这与“活水码头”,过往商贾行旅多有关,可以说是商贸拉动了第三产业。西兴灯笼是闻名遐迩的传统特色产品,这是因为客商投宿夜间需要照明用具,沿江多风,灯笼业便应运而生。总之,萧山古代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对萧山集市老街的形成、发展、繁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萧山古镇老街是历史上广大萧山人民共同建成的,其中一些名门望族、官宦豪绅、外地游商等,对促进街市的发展和繁荣起到过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不少古镇老街原以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为基础发展而成的,这些宗族在建村发族过程中,慢慢建成了街市。如楼塔建村已逾千年,相传始迁祖楼晋,原是吴越王钱镠部将,因见此地“山环水绕”,有“虎踞龙盘”之势,遂肇基发族。村落建设中,自然而然形成了街市,卵石街面,两侧店铺毗连,砖台排门,古色古香。今从“下埠井头”至“上落埠头”尚存老街300米左右。此外,许氏与党山老街,沈氏与长巷老街,来氏与长河老街,田氏与欢潭老街,葛氏与山头埠老街,蒋氏与径游老街等的形成与发展,都功不可没。

  这些地方历史上出过官宦豪绅,对促进老街的发展也起到一定作用。他们或以科举入仕,成名后建豪宅,开店铺;或以小本起家,终成富商巨贾,在古镇老街举足轻重。长河来氏明清两朝科举鼎盛,出过进士21位,有“无来不放榜”之谚。明代长河官邸豪宅“九厅十三堂”,大都临街而建。如明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来宗道的尚书第“光禄堂”,今泽街尚留台门。明来端操的“诸昌堂”,旧址在今槐街北侧。这说明长河老街泽街和槐街的格局,早在明代就形成,而且与官宦府第建筑有关。欢潭老街有清代江西泰和县知县田大年的故居“泰和园”,还有“同记”、“宝记”、“康记”、“祥记”、“洪记”等一批清末民初“四水归堂”式大院,老街因而显得有层次有内涵。党山老街著名典当泰升当,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任省布政司总捕辅的许在衡所建。赭山老街徐源盛南货绸庄店,为赭山望族徐氏经营,全盛时期店铺占据三分之一赭山街。在河上老街占据重要地位的徐同泰酱园,是清光绪初年河上店家境贫寒的徐三春夫妇,靠摆酱酒摊起家创建的。坎山老街同泰当,是富绅周渭珍、周达青兄弟的产业;汪兆隆(大宅)则是清山东历城知县汪又青的私邸。城厢街道今档案局一带,原是涝湖陈氏创办于清同治六年(1867)的安仁当所在地;仓桥一带原是丁村丁氏创建的丁源和油烛店。

  外籍商贾在萧行商开店,对萧山商贸的兴旺和集市的繁荣也起到一定作用。如清末至民国时期兴盛一时的萧山南货业,与宁波巨商邱宝赍等大批宁波商人涉足投资直接相关。精明的宁波商人看中萧山人喜欢吃海货,加之萧山又是连接沪杭皖赣的枢带,便于转销,所以大力在萧投资办南货、咸鲞行,萧山的南货、咸鲞行约有三分之二是宁波人投资的。如县城最大的开张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的“衡大”南货店,以及“久大”南货店,就是邱宝赍投资的。闻堰的东升、复泰两家咸鲞行都是宁波人开办的,建有醉鲞加工场,店场合一,产品畅销萧、富、诸等地。临浦旧为萧山绍兴两县共管,各地商人尤其大批绍兴商人在镇上开店营业。开设于1864年的万成南北货店,老板倪葆恒为绍兴柯亭人。今山阴直街、山阴横街居住着数十户祖籍绍兴人。著名的恒春生瓷庄,老板为徽商,他在景德镇开有瓷窑,产品直运临浦,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清同治年间(1862—1874),诸暨枫桥人陈恒诚在临浦山阴直街南端开设恒祥冶坊,后改名万和锅厂,生产的雄鸡牌铁锅享誉大江南北。瓜沥为沙地区棉花收购主要集散地,沪、杭、徽等大批商人在镇上开设棉花行庄,而以沪商为主,如规模较大的源源、久和、恒源、盛丰等行庄,多为沪商开设。连日本商人亦在瓜沥等地开设“三井洋行”,据民国7年(1918)10月28日《越铎日报》载:“三井洋行在瓜沥头蓬设庄收花,一星期办去籽棉1860余包。”径游老街旧时有多家诸暨籍商人开设的店铺,祖籍诸暨的著名老中医陈佩永从民国22年(1933)起在径游街行医达20多年。外籍商人在萧山各地经商,带来了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拓展了经营业务,活跃了城乡商贸,促进了集镇街市的发展和成熟,为萧山的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其后代长居萧山,成了萧山人。

  四、历代地方官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采取一些措施管理街市,鼓励经贸、保护经营者权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萧山古镇街市的发展。

  地方当政者为了收取税利,很早就重视对集市经贸的管理,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载,“渔浦镇在县南三十五里”,宋时设有“渔浦税场”、“渔浦酒务”这类管理集市的机构。熙宁十年(1077),渔浦的商税收入达3240贯190文,西兴的商税达823贯,如此大的财政收入来自集市贸易,地方官对集市贸易自然不肯撒手不管。这一时期,西兴、钱清、县市等地都设有“税场”、“酒务”之类的专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明代,所前设绍兴盐务批验所衙门,掌管盐政,时登记在册的杭、绍、徽等各路盐商设盐号48家,商务繁盛,市场秩序井然。明永乐十年(1412),赭山为汤镇税课局驻地,课税范围包括赭山及现红山农场东北一带,年课商税、门排税一万九千零九十五锭四百文,可见当时赭山街市已相当兴盛。

  地方统治者对集市经商户并不全是杀鸡取卵,历代都有一些明智的官吏采取让利于商贾的政策,让他们休养生息,有利可图,从而一定程度上繁荣了集市经济。南北朝时,西陵设埭,过往船只需缴税。南朝齐时,西陵戍主杜元懿曾以“商旅往来倍岁”为由,欲抬高税率。齐武帝令会稽长吏顾宪之衡量得失而定夺。顾宪之认为,抬高税率会带来“百方侵苦,为众贾怨”,必然摧残商旅,扼杀航运。于是齐武帝采纳了顾宪之的意见,结果南来北往的船只经西陵埭穿梭如织,西陵街市更为繁盛。

  地方当局对商贸活动也采取一些积极保护措施。明清时期,倭寇不时侵扰沿海,烧杀抢掠,商旅叫苦。明嘉靖间,朝廷在赭山设巡检司,戍兵屯守,保护商贸。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为防倭寇入城扰民,知县施尧臣重建县城城墙,城周九里,墙外挖护城河,商贾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清嘉庆间,绍兴府绍兴同知移驻赭山,名绍兴府盐捕同知,专司稽查缉捕打击海盗及不法商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进化一带造纸户的白竹纸料,常被地棍恶势无端截留,不许挑运,严重妨碍了造纸户营生。山阴县正堂为此发出告示,“毋许留捺勒索,如敢视为具又故违禁令,一经运客指名禀县,定行提案严办,决不宽贷。”(见古等慈寺《正堂示》碑)清光绪间,坎山一带制盐户屡遭恶霸土匪滋扰,破坏了“用龙车车卤入灶”、“煎销民间食盐”的正常生产和销售,引起官方重视,发告示予以保护,警告恶霸“毋得再寻故辙,对该灶任意滋扰”,倘敢不遵,“捉究不宽贷”(见坎山落船土地庙光绪三年《告示》碑)。上述两碑虽只是“以示视仰”、“务各凛遵”,有点吓唬吓唬老百姓的味道,但多少使我们看到地方官保护合法经营者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保护了古镇街市的正常商贸活动。

  综上所述,萧山现存古镇老街是历史上萧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得益于萧山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发达的古代水陆交通运输优势。萧山各界群众为古镇老街的形成、发展做出了各自贡献,而历代地方当政者也或多或少采取措施保护和促进了古镇的建设。探讨萧山古镇老街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动因,目的在于鉴古知今,从中得到有益启发,以发展商贸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大都强区建设,使萧山三个文明建设上一个新的平台。

  水港

   西兴古代曾有驿前码头、大埠头、日船埠头等船埠;直到萧绍公路和萧甬铁路的建成,运河的运输才逐渐稀疏起来。建国后,萧绍运河上还有“萧山港”,作为重要货物中转集散地。

  浙东运河之头:位于萧绍运河最西端的西兴。运河开挖于东晋。在唐宋时,西兴就是两浙门户,运河之头非常繁忙,为渡江换船去浙东的必经之地。南宋迁都临安(杭州),因漕运需要,整治运河,在西兴开挖至江边的新河,并在南岸砌石铺板为纤道,担负起浙东物资运输,并沟通甬江,始名浙东运河。运河由西而东,自西兴起,经萧山、衙前而东入绍兴,故曰“头”。在西兴,曾经有铁岭关、樟亭驿、镇海楼、驿前码头、大埠头、日船埠头、资福桥、望海楼、运河源头等古迹。现存六朝牛埭,唐代石塘、石砌河埠、堤岸、码头等遗迹。古渡船埠头处,船闸石条横陈,柱上闸门板槽清晰可辩,古河道上的石砌河坎、河埠依旧存在。街西旧城隍庙前,竖立着市级文保单位“浙东运河之头”的文物标志碑,下有涵洞,曰“龙口闸”,额镌“福泽长流”,石狮、护栏依旧。

  萧山港:为萧绍运河水港,位于萧山市城厢镇西门外,是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的中转马头。形成于萧甬、浙赣铁路建设初期,建国后形成规模规模。据《浙江古今地名词典》载:“港区有码头13座,泊位50个,总延长848米。1985年货物吞吐量达135万吨。”水运经萧绍内河网可通达杭州、宁波。陆运直接衔接萧甬铁路、浙赣铁路。

  桥梁

  萧绍运河在萧山县城内曰城河,从东到西城河上的桥梁依次为:回澜桥、东暘桥、惠济桥、梦笔桥、仓桥、市心桥、永兴桥、永寿桥(也叫万寿桥)等。萧绍运河与城内西河和护城河是相通的,在西河上从北到南有凌家桥、清风桥、寺前桥、金带桥、北药桥、南药桥、三碰桥等;护城河上有吊桥4座;还有可通舟楫的3座水门,东曰“派入三江”,西曰“越台重镇”,南曰“清比郎官”。在西兴有太平桥、屋子桥、资福桥、会馆桥、板桥、小岳桥等。在衙前境内,有明弘治七年(1494)就已存在的新林周桥和建于清朝的八字桥。

  官塘

  官塘,又称纤道、纤路、运道塘,为古代漕运背纤方便而筑。古代在浙东征运漕粮,是经萧绍运河由东向西运至西兴,然后经与钱塘江相通的闸门或牛埭,折北越钱塘江转入京杭大运河。运漕粮用大船,要有许多人背纤,因此沿河要修筑河塘,因为是官修的,所以称官塘。历史上有记载的官塘,称运道塘,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浙东观察使孟简主持创筑于运河南岸,自山阴西郭门起至萧山共百余里,其中萧山境内43里。有了官塘,萧绍运河就成了黄金水道,唐宋元明清各朝均非常繁忙,凡官民往来、货物流通,无不经过运河。至明朝弘治间,改土塘纤道为青石板砌筑,使河岸、纤道浑然一体。如今,在西兴、转坝、涝湖、行头、和平桥、新发王、新林周、衙前等河段,尚能看到古纤道旧迹。其中,新塘和平桥附近仍保留着一段相对完整的,处于河道中间的双连石驳坎与纤桥结合的纤道。在衙前镇还有沈家堰桥、沙湖桥等运河纤道桥。 

  堰闸

   堰闸之功用在于水利。南朝齐永明五年(487),西兴运河已置堰埭,因用牛力拖船,称西陵牛埭(即西兴堰),使萧绍运河初具蓄水、排水和灌溉的功能。唐元和十年(815),会稽观察使孟简修整运河沿塘涵闸,自萧山到山阴迎恩门(西郭门)凡百里,运河流域数十万亩农田均受其利。宋政和二年(1112),萧山县令杨时主持修筑湘湖,其湖北之湫口穴(闸名)与萧绍运河相通,湖河相济,泄灌两宜,使附近9乡14万亩农田直接受益。到明清,萧绍运河已建成较为完备的闸坝节制系统,在萧山段有永兴、清水、凤堰、陈公桥、转坝、霪头、涝湖、吟龙闸等25座闸坝,逐步形成河网蓄泄格局。其中,明万历十五年(1587),邑人萧山县令刘会建永兴闸(一名龙口闸)于浙东运河西兴铁陵关处,具有很好的船运和泄洪作用。到了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毛奇龄等48人还具名“启闭永兴闸,开浚河碑记”。民国时期,对西兴闸至钱清堰计45里运河,进行护岸整治和利用。

   建国后,小砾山翻水站的建成,使富春江淡水进入萧绍运河,萧绍运河从此“久雨泄水快,旱时水更满”,常年稳定在合理水位上,不仅有利排灌,而且更放便了运输。今衙前吟龙村有“杨公第一桥”遗迹,就是明万历年间萧山县杨铎将吟龙闸改建而成的六孔石桥。

  水驿

   水驿,是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驿站,其转递手段为“代马船”,走的主要是萧绍运河。据《唐六典》载,唐朝开元、天宝时“钱塘江已有水驿之役”。越州至杭州设浙江渡,有驿船。唐朝杜甫《解闷十二首》有“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古驿楼”的诗句。白居易的《宿樟亭驿》有“夜半樟亭驿,愁人起望乡”的诗句。唐诗中可知,西兴古有樟亭驿。南宋《嘉泰会稽志》载:“萧山县有梦笔驿,在县东北三十步;渔浦驿,在县南六十里;钱清驿,在县东北五十里;日边驿(后即西兴驿),在县西十里”。明嘉靖十八年(1539),萧山有递铺(同驿站)6个,即:总铺、十里铺、新林铺、白鹤铺、凤堰铺、沙岸铺。递铺沿萧绍运河而设,经水路可直达明州。至明万历年间,递铺均废。至清康熙年间仅存西兴驿,直至清朝末年。在1925年萧绍公路建成前,尚有“信班船”往来于萧绍运河及支流之上。

   西兴驿,为萧山存在时间最长的驿站。明朝嘉靖《萧山县志》记载,西兴驿,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萧山县主簿海牙重建,有正厅3间,厢房6间,后轩3间,厨房3间,谯楼3间,还有轿房、茶房、穿堂各1间;官廨11间位于正厅西北处。明朝嘉靖三十五年(1556),萧山县令魏堂重修西兴驿,时设驿丞1人,撰典1人,统领水夫98人,岸夫96人,馆夫12人;有站船11艘,正副铺陈(床位)42个。清初西兴驿有站船7只,红船4只,中河船4只;必要时还雇用民船。民国《浙江通志记载》驿站附记:“西兴驿为浙东入境首站,西连省城,中隔钱江,计程三十里;东达绍兴郡,计程一百一十五里;离山阴县蓬莱驿,计程九十里,中无腰站。凡京外各省发宁、绍、台三府公文,由仁和县武林驿递至西兴驿接收挂号,拨夫转递山阴县蓬莱驿收转;宁、绍、台三府发省城及萧山县属公文,由蓬莱驿递至西兴驿接收,拨夫赴省并分投萧山县城内外各镇;省城以外公文也由西兴驿驰送武林驿接收,转递下站。”清宣统三年(1911),西兴驿最后一个被裁撤。

  黄山西南殿

  位于闻堰镇黄山岭。黄山西南殿为西殿宁邦保庆王庙和南殿保国资化威胜王庙两座庙合二为一。西殿为唐光化二年(899)钱鏐奏上所建。供奉的宁邦保庆王,姓孔名逸。民国二十四年(1935)的《萧山县志》:“西殿宁邦保庆王庙,在县西三十五里。隋大业中,有孔大夫者,为陈果仁裨将,讨东阳贼娄世幹降之,立庙黄山。唐光化二年,钱王鏐,上其事,封惠人侯,复封今额。(乾隆志引万历志)今改为黄山西南殿,要黄山半里许之莽山。清道光二十五年重修。”后梁开平四年(910),吴越国王钱鏐征集军民20万,抢筑加固钱塘江两岸堤塘;不仅如此,为免遭洪涝之灾,还祈求神灵保护,封神西殿,新建南殿。

  南殿在孝悌乡(今戴村)。据明嘉靖《萧山县志》记载,为后汉乾佑元年(948)吴越王钱元瓘建,供奉的保国资化威胜王,民间传称李大夫。明万历、清康熙《萧山县志》亦有记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的《萧山县志》:“南殿保国资化威胜王庙,在县南五十里孝悌乡,汉乾佑元年,吴越王建。(乾隆志引康熙志)久废。”

  到了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因两殿年久失修俱毁,在重建黄山西殿时,将宁邦保庆王、保国资化威胜王二圣帝王供在一起,时称黄山西南殿,但因殿前匾额为唐皇所赐,仍为黄山西殿。黄山西南殿的庙址已三易其地。唐朝在莽山东侧,今之钱塘江边半爿山。清朝道光在安山南侧,离黄山南一里许。今天在黄山西南殿在黄山岭侧,为1993年起重建,亦称黄山西南水利纪念堂,供奉钱武肃王像和宁邦保庆王、保国资化威胜王二圣像。

  西殿、南殿和黄山西南殿三座庙中,其形制规格规模以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建的黄山西殿为最。其殿占地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面约1400平方米,有大殿3间,坐北朝南,东西各有偏殿3间;大殿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古色古香,建筑工艺十分精致;大殿上悬挂有公祭二王的祭文祀匾,石柱上刻有名人书法楹联多副,大殿内陈二王出巡之用的“肃静”、“回避”、“宁邦保庆王”、“保国资化威胜王”硬脚牌和“罗伞”、“十八般兵器”、“铜锣”等全副执事。大殿南有很开阔的广场,再南有高大的照屋九间,其间建有坐南朝北的万年戏台一座,常有绍兴大班等民间职业戏班前来演出。

  西兴老街

  钱江南岸三桥底下的西兴,历史悠久、闻名遐迩。960米的西兴老街保护区,80%的清末民初建筑、老式的剃头铺、木凳铺、茶馆以及有着千年历史的马湖灯笼,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声声吆喝。古资福桥、残存的牌坊、街亭、河埠头等众多文物古迹,尤其是那个西施亭,是当年女眷们旅途辗转后歇息补妆之地。颇具韵味的月梁、窗坊以及幽长蜿蜒的廊道,延续着萧绍两地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参观者。

  西兴老街西端连着浙东古运河的源头,开凿于东晋全长250多公里的浙东古运河就从这里起源,流经萧山、绍兴、上虞、余姚、宁波,在镇海城南注入东海。浙东运河之头见证着西兴曾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冲和商旅繁盛之地。

  与运河相媲美的是萧山江海塘之滥觞——西兴古海塘。萧山境内逶迤70公里的西江塘、北海塘皆自西兴永兴闸为起点,兴毁直接关系到整个萧绍平原乃至古越国地域安危的西兴古海塘如今已成为海塘保护的重点。

  越之门户、交通要冲的西兴,留下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历代名家的壮丽诗篇和人文内涵,使西兴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头。

  衙前老街

Yaqian%20street.jpg

 图为老街口的古毕公桥 

   衙前老街位于衙前镇政府东北角,北依凤凰山和航坞山,悠悠东逝的萧绍古运河从它的面前蜿蜒而过。

  老街口,一座古朴的拱桥像一位阅尽沧桑的老人伫立着。拱桥中央,厚实的桥栏石刻着四个阳文:古毕公桥。由于石质表面风化、剥落,难以看清落款。据称,该桥是明朝时候造的。

  据当地人介绍,衙前老街是以毕公桥为中心的街市,由横街和直街两条街组成,形状像个“V”字形。横街基本是东西走向,有一百多米长,从毕公桥至小桥头。沿河的街房当年被日本佬一把火烧掉了。直街基本是南北走向,从毕公桥到山南桥,就是现在这老街。老街的形成大约在宋朝以前,这里原是钱塘江江边。那时,钱塘江上的运货船停靠在航坞山下的盛家坞,一些船老大上岸来吃饭、宿夜。后来就慢慢有了人家居住、有了店面,一隆市就有了街。老街以北,早几年有人在掘地时,地下就有芦苇根、茅草根、砂石,说明这里以前是江滩边。这里的人习惯上称街北为沙地,街南为里畈。老街其实是沙地人同里畈人在这里进行货物交易才发展起来、热闹起来的。

  踏上长石板铺就已显得凹凸不平的街面,只见街两边是砖木结构的两层楼店屋,店面门额上有:协盛南锦、鲞鱼肉腿、裕廉南货店、顺记……这些店名虽因年代久远,字体斑驳难辨,但依稀可以看出它苍劲有力、儒雅大气的轮廓。

  衙前有句老谚叫“游遍天下,及勿来(比不上)衙前湖河”。我将信将疑,就向一位70多岁的老人打听湖河在哪里。老人说:毕公桥西北一带从前叫湖河,河西坎是一长排茶店,茶店都有披檐,用长石条挑出河面建起来的,像一条悬空的长廊,长廊边有木护栏(又称美人靠),那些茶客可以边谈天说地,边靠着护栏看河中来来去去的渔船货船,晚上还可以在这里乘凉。那时的湖河很热闹,有小上海之称。现在湖河一带的老房子没有了,只是挑出河面的长石条还在。

  讲到老街的故事,老人自然而然讲到老街西面沈家(沈定一)屋里的事情,讲到这老街在八十多年前那场震惊旧中国的衙前农民运动。这老街上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都是这场运动的见证……

  老街上的人们依旧平静而闲适地生活着,他们同老街古桥、古运河相依相存,祖辈厮守。老街仍然顽强地支撑着,仿佛一部刻着岁月沧桑的史书,记载着那些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无数的悲欢故事。

来源:  作者: 编辑: 程栋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萧山网版权所有 ©2003-210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40358